- 1、本文档共1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慢性病的综合防治PPT
血压升高的原因 年龄: 遗传: 超重和肥胖: 膳食不合理: 过量饮酒:如果按每周至少一次定为饮酒,4年内持续音就得男性必不饮酒的男性,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增加40%。 心理社会因素: 缺乏身体活动:长期缺乏有规律的体力活动导致血压升高,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使血压下降4-9mmHg。 继发性高血压: 药物: 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除了本身会发展至高血压危象危及生命外,更主要的是会引起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其已成为导致伤残和死亡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目前,北京市脑卒中和心脏病所致的死亡占到全死亡的一半以上,其中一般为脑卒中,1/3为冠心病。血压与冠心病、脑卒中呈显著正相关。120/80mmHg的人群的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比110/70mmHg的人群高一倍。高血压对脑卒中的影响 比冠心病更为显著。据我国4项临床试验的综合分析,收缩压每下降9mmHg和舒张压每下降4mmHg,脑卒中可减少36%,冠心病减少30%,人群总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减少34%。 与血压正常者比较,高血压患者心力衰竭的危险至少增加6倍。长期高血压还显著增加慢性肾脏病的危险,而我国目前慢性肾脏病的高度流行已为今后慢性肾脏病的高度流行敲响了警钟。 发现高血压 发现高血压最方便的办法就是测量血压。 血压存在正常波动 血压不是固定的数值,有一定的正常波动范围。它会随着体力活动、情绪状态、白天或夜晚等情况而变化。这就是为什么在平时自测血压时,上、下午总是不一致的原因了。因此,要求测量血压时应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才有可比性。为了确定血压的真实水平,要求在不同日测量两次以上。 高血压没有特殊症状 高血压没有特殊的症状,不易被人感觉到,因此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尽管部分患者有眩晕、精神紧张、鼻子流血、头痛等,但这不是高血压特有的症状,许多疾病也可有类似表现。因此发现高血压的唯一办法是测量血压。对于中老年、有高血压或其他心血管病家族史、超重或肥胖、平时喜欢吃咸、体力活动减少、经常饮酒的人尤其要警惕,最好经常测量血压。 减肥中的注意事项 健康减肥的标准:WHO规定的健康减肥标准是:不腹泻、不乏力、不反弹。 在节约与健康中取舍。 减少外出用餐。 控制零食。 药物减肥药慎重。 家庭和朋友的协助至关重要。 急慢性肝损害: 过量饮酒可增加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 过量饮酒损害心脏功能,可增加突发死亡和心律不齐的危险。 过量饮酒可增高血压。 可增加患肝癌和食道癌的危险。 饮酒可影响胎儿发育:一是酒精可损害生殖细胞,使精子质量下降,导致胎儿发育不良;二是酒精可通过胎盘屏障直接毒害胎儿,影响胎儿正常发育。 外出聚餐时,努力做到能不饮则不饮,能少则少,能低度不高度,不逞强不强人。 关键信息 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核心环节,WHO已将肥胖列为继心血管病和癌症之后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 体重指数和腰围是衡量超重费胖的常用指标。 减少热量摄入和增大能量消耗是科学减肥的不二法则。 减重的目标是BMI<24kg/m2。 减少热量摄入要学会少吃和会吃;增大能量消耗的最好方法是有氧运动。 相同重量的食物,热量可以相差近10倍,科学地选择食物至关重要。 适宜的减重速度是每周0.5-1公斤。 不健康的心理 常见误区 身体健康就是心理健康。 心理问题只发生在少数人身上。 有心理问题就是有精神病。 情绪焦虑和抑郁症不是“病”,也无需治疗。 看心理疾病是很丢人的事。 随便找个心理测验做做,就知道自己心里没毛病。 健康的含义: WHO健康的科学含义“健康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道德上、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 衡量心理健康的七大标准 正常的智力水平。 健全的人格。 较强的社会协调性。 稳定适中的情绪和情感。 健全的意志,协调的行为。 和谐的人际关系。 心理特点符合心理年龄。 认识“心”和“身”的关系: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兴奋激动时,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呼吸急促;极度悲伤时,面色苍白、手足冰冷、心跳缓慢、血压下降、呼吸不畅。反过来,生理或病理的改变也会导致心理变化,例如,人在不同的生理阶段会有不同的心理特点;病理时,如甲亢会使人焦虑和情绪高涨,甲减会使人表情冷漠和情绪低落。这些都可以说明:人的心理与身体是统一的,即人具有心身的统一性。 什么是心身疾病 心身反应:一些心理刺激可以引起躯体的生理反应,当这些刺激消除后,人们又恢复正常的生理反应,这种现象称为心身反应。 心身障碍:如果一些刺激持续存在,所引起的生理反应超出正常,且不易消除,但还没有引起身体器官的器质性病变,称为心身障碍。这是一种亚健康状态。 心身疾病:如果一些刺激持续存在,并且出现了器质性病变,就称之为心身疾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