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高考精品学案】2011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学案:诗歌鉴赏综合训练
2011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学案:诗歌鉴赏综合训练
【答题要求】
1、诗歌鉴赏属开放性较强的题目,但应该结合诗歌分析,所有问题均要从诗歌中来,避免离开诗歌进行猜测,或把自己的捕风捉影的看法作片面夸大。要从诗歌中找到有力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鉴赏、评论要客观公正。
2、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评价要立足于历史的角度,要联系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不以今人的看法来强求古人(除非题目有特殊要求)。
3、看清题目要求,依点作答
审清题目要求是答题的基础和前提,否则,只能是答非所问,对诗歌的理解再正确也没有作用。如果题目要求有几个问题,则按照题目要求分别作答。不能只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来写而分不清条条,要分成几点,列出答案。
4、要有观点,有理由
答题时先写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从诗歌中找出根据阐述理由。理由要具体,不能只是说些大而空的话。或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答题要有条理。
限时训练(一)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7全国II)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尘垢①。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人闲,倾家事南亩。
[注]①尘垢:尘埃。
⑴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答:
⑵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2、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7广东)
溪 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⑴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
答:
⑵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
答:
3、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7湖北)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⑴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4分)
答:
⑵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2005湖南)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从诗中看,两人的处境与心境是有所不同的。
⑴两诗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柳诗之“望”
⑵两诗都写到了“山”。李诗曰“青山留人”,是面对群山阻隔欲归不能的自我安慰。诗人运用拟人和象征手法,抒发了看似平静超然,实则深沉悲凉的情感。柳诗曰“尖山似剑”
5、阅读下面的宋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2007湖南)
示长安君①
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注]长安君为王安石(1021――1086)的大妹,,工部侍郎张奎之妻,封长安县君。此诗为王安石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出使辽国前所作。此时他尚未拜相变法。
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
答:
限时训练(二)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山东兖州一中1月月考)
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疏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⑴词的上片情景交融,为全词营造出怎样的氛围?请作具体分析。
答:
⑵“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广东汕头3月模拟)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⑴清人沈德潜说:“唐人绝句有余蕴。”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