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煤矿安全培训课件——煤矿应急救援管理培训
2007年8月17日华源矿业溃水事故 2007年8月17日,山东华源矿业有限公司发生溃水淹井事故灾难,造成172人死亡。这起事故是建国以来最大的一起煤矿水害事故。据对事故原因进行的调查及分析,8月16日至18日,煤矿溃水事件发生前后两三天,华源矿业集团所在地新泰市的柴汶河上游突降大暴雨,降水量主要集中在17日凌晨2时至下午15时,从而导致山洪暴发,柴汶河水位暴涨并漫溢,冲毁了约65m的柴汶河河岸。河水溃入华源矿业井下造成事故发生。 图片说明 防备煤矿发生重大火灾后,弥漫的烟雾从井下冒出(7月7日摄、图片出处新华网)。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防备煤矿7月6日发生重大火灾事故,造成28名矿工死亡。在抢险救援过程中,又有3名救护队员因公殉职。目前,事故原因调查仍在紧张进行。经初步查明,导致火灾发生的空气压缩机(俗称“压风机”)竟然是来自旧货市场、几经转手的“三无”产品。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东山镇黎明实业有限公司下海子煤矿一采区发生透水事故,22人被困,云南省政府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救援。 第一节 煤矿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一)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 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2、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以及危害程度。 3、积极抢救、及时汇报、安全撤离、妥善避灾 第二节 煤矿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 1、不确定性和突发性 不确定性和突发性是各类公共安全事故、灾害与事件的共同特征,大部分事故都是突然爆发,爆发前基本没有明显征兆,而且一旦发生,发展蔓延迅速,甚至失控。因此,要求应急行动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在事故的第一现场作出有效反应,在事故产生重大灾难后果之前采取各种有效的防护、救助、疏散和控制事态等措施。 为保证迅速对事故作出有效的初始相应,并及时控制住事态,应急救援工作应坚持属地化为主的原则。 2、应急救援的复杂性 应急活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事故、灾害或事件影响因素与演变规律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的多变性。 应急活动的复杂性另一个重要特点是现场处置措施的复杂性。重大事故的处置措施往往涉及较强的专业技术支持。针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专业化要求,必须高度重视建立和完善重大事故的专业应急救援力量、专业检测力量和专业应急技术与信息支持等的建设。 3、后果、影响易猝变、激化和放大 后果一般比较严重,能造成广泛的公众影响,应急处理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改变事故、灾害与事件的性质,使平稳、有序、和平状态向动态、混乱和冲突方面发展,引起事故、灾害与事件波及范围扩展,卷入人群数量增加和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后果加大,猝变、激化与放大造成的失控状态,不但迫使应急呼应升级、甚至可导致社会性危机出现。因此重大事故(件)的处置必须坚决果断,而且越早越好,防止事态扩大。为此,要求应急救援行动必须做到迅速、准确和有效。 事故应急管理是对重大事故的全过程管理,贯穿于事故发生前、中、后的各个过程,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常抓不懈”的应急思想。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4个阶段。 (一)预防 在应急管理中预防有两层含义: 一是事故的预防工作,即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尽可能地防止事故的发生,实现本质安全; 二是在假定事故必然发生的前提下,通过预先采取的预防措施,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的严重程度。 从长远看,低成本、高效率的预防措施是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 (二)准备 应急准备是应急管理过程中一个及其关键的过程。它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效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所作的各种准备,包括应急体系的建立、有关部门和人员职责的落实、预案的编制、应急队伍的建设、应急设备(施)与物资的准备和维护、预案的演练、与外部应急力量的衔接等,其目标是保持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应急能力。 (三)响应 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包括事故的报警与通讯、人员的紧急疏散、急救与医疗、消防和工程抢险措施、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和外部求援等。其目标是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威胁的人群,尽可能控制并消除事故。 (四)恢复 恢复工作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首先应使事故影响区域恢复到相对安全的基本状态,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要求立即进行的回复工作包括①事故损失评估、 ②原因调查、 ③清理废墟等。在短期恢复工作中,应注意避免出现新的紧急情况。在长期恢复工作中,应汲取事故和应急救援的经验教训,开展进一步的预防工作和减灾行动。 (一)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基本构成 一个完整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应由①组织体制;②运作机制;③法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