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福禄倍尔的教育思想
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 Friedrich Wilhelm Frobel(1782-----1852)被誉为“幼儿教育之父”。 10岁时,被送到母亲的叔叔那里生活,过了5年自由并受到关爱的学校生活。 15岁时,回到家乡跟从一个林务官当学徒,两年后弃职回家。 1799年,考入耶拿大学,攻读自然科学,同时接受了唯心主义哲学、浪漫主义和进化论的影响,形成了复杂的世界观,两年后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被迫中途辍学。 1805年,他来到法兰克福,开始从事建筑业。后来遇到了格鲁纳博士(裴斯泰洛齐的学生,当时正担任一所模范学校的校长),由于他的推荐,福禄贝尔便到这所模范学校担任教师,从此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 1808年到1810年,他带领学生到伊佛东的裴斯泰洛齐学校学习。 1811年和1812年,福禄贝尔又先后进入哥廷根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语言学、物理学、化学、矿物学以及哲学和人类学等。 1816年,福禄贝尔在家乡开办了一所初等学校,称为“德国普通教养院”。这所学校于第二年迁到卡伊尔霍,改为卡伊尔霍学校。 1826年,福禄贝尔写了《人的教育》(The Education of Man)一书,阐述了关于儿童教育的基本主张。 在1829年卡伊尔霍学校被迫关闭,福禄贝尔本人也离开德国来到瑞士。在瑞士期间,他担任一所孤儿院的院长,教育4-6岁的儿童,并研究幼儿的游戏、玩具及幼儿歌曲等。 1836年回国后,福禄贝尔的工作完全转向学前幼儿教育。 1837年,他在家乡附近设立了一所学龄前儿童教育机构,并于1840年将它正式命名为幼儿园。从此,他把整个生命都投入到幼儿教育事业中去。 1843年,福禄贝尔在总结自己幼儿园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出版了幼儿教育专著《慈母曲及唱歌游戏集》。 1848年,在德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中,福禄贝尔积极参加德国进步教师的革命运动,呼吁政府拨款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 1851年,普鲁士政府以反对自由运动为名,禁止开办幼儿园,福禄贝尔极力抗争,但毫无结果。 1852年,福禄贝尔与世长辞。 1861年,他的有关幼儿教育的著作,经友人编辑出版,名为《幼儿园教育学》。 (二)论教育的基本原理 1、统一的法则 “统一法则或内在联系”是福禄贝尔教育体系所遵循的哲学基本原则,根据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神的观点,他认为自然界和人是统一的,即统一于神。 教育的目的就是唤起和发展埋藏在人体里面的神的来源。他认为,统一的法则是全部生活和教育的出发点。 这样,福禄贝尔就在教育目的论中注入了神秘主义思想。他始终把教育学说建筑于唯心主义哲学基础之上,明确提出:“一切教育、学习和教学的惟一最终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原有的神性,使他在自己的生活中,从有限中体现出无限,从暂时中体现出永恒,从人间体现出天上,从人性中体现出神情。” 2、发展的法则。 福禄倍尔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大自然一样,是不断趋于完善,不断发展着的。因此,进行教育应该按照儿童的本性,使他们在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都同样得到发展;他认为整个教育制度,应该建立在儿童不断成长、发展的基础上。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儿童达成他自己的发展。 教育工作者应该创造条件,使儿童能在这种条件下把自己内部所蕴藏着的神的本源很好地表现出来,发展起来。应该重视体育、游戏和劳动,重视体育和儿童智力与道德发展的联系。 3、教育适应自然的法则。 福禄贝尔接受了裴斯泰洛齐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解释,再加上了一层神秘主义的色彩。根据裴斯泰洛齐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福禄贝尔把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理解为适应潜藏在人身中的力量和能力的自我发展,而这种力量和才能的发展是“神的本源”的自我发展。 福禄贝尔认为,人本性表现为四种本能,即活动的本能、认识的本能、艺术的本能和宗教的本能。其中活动的本能最为重要,而且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它会发展为“创造”的本能,因而,在教育中要顺应儿童的本能,而不是压抑儿童的本能,让其得到健康的发展。 以栽培葡萄为例 葡萄藤应该被修剪。但修剪本身不会给葡萄藤带来葡萄,相反地,不管出于多么良好的意图,如果园丁在工作中不是十分耐心的、小心地顺应植物本性的话,葡萄藤可能由于修剪而被彻底毁灭,至少它的肥力和结果能力被破坏。 (三)教育分期 为了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福禄贝尔研究了儿童的发展过程,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婴儿期、幼儿期和少年期。 婴儿期:吸收时期,以感官发展为主; 幼儿期:幼儿园时期。主要关注心智的发展; 少年期:即“学生期”;主要是学习。 (四)幼儿园教育理论 学前幼儿教育是福禄贝尔一生主要从事的事业,也是他最有成就、最有影响的事业。他系统地研究了幼儿园教育活动,在实践中创立了学前幼儿教育体系,使得学前教育开始从教育学科中分化出来,他因此被称为“幼儿教育之父”。 1、幼儿园教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