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频考点四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理解、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1. (2011·新课标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 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 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2)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解析 (1)诗人在春日黄昏里,浏览秦国遗址,眼前一派衰草连天的景象,与昔日的辉煌形成鲜明对比,怀古伤今之情油然而生。“荒郊一望欲消魂”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泾水”“远村”“牛马”“春草”“古碑”“残阳”“黄沙”等意象渲染出了一幅故国荒凉图画,“不堪回首”的悲伤之情让人潸然泪下,点明了全诗的主旨。(2)由上题可知,情由景中自然流露。写的是荒草、残碑、残阳、黄沙等哀景,抒发了一种哀伤之情。
鉴赏 诗的前六句描绘眼前之景,后两句表达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诗题明谓咏“秦国”,实则就是写唐王朝的都城长安;明谓“怀古”,实际句句都在伤今。全诗所描画出来的晚春残阳图,是晚唐衰微景象的写照,周朴笔下残破不全的“古碑存”,深刻地影射出唐王朝名存实亡的无情现实,诗人对之除了“一望欲消魂”、“不堪回首思”之外,实在莫可奈何。
这首诗在格律上用韵规范,对仗工整,在写作技巧上采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写哀景抒哀情的手法,在情感上则蕴含了一种低沉、落寞的思想情绪。
2. (2012·大纲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 叶
修 睦[注]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
【注】 修睦:晚唐诗人。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第一、三两联从旁观者的角度描写了秋雨之后落叶的情态,而第二联中“思”与“信”的主体是落叶,使落叶人格化。第二联插入一、三两联之间,使得全诗富于变化,别具情致。(2)以松“立”与叶“落”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的对比,来表达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
解析 本题从表达技巧和意象选择的角度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1)第二联“翻思”“肯信”赋予落叶以人的情感,说它念及以前春日的和暖,自知应有秋风的萧瑟,这是充满理性的思考。一、三联写到了落叶的颜色,写到了落叶“随流水”“乱暮空”的衰败。这样写从不同的角度,更富变化地写出叶落之凄惨和无可奈何。(2)立松和落叶构成鲜明的对比,一四季常青,一飘零四方。景语即情语,这情就是对落叶的感慨和同情,就是对不畏秋风摧残的松的赞叹和向往。
鉴赏 这是一首以落叶为描写对象的咏物诗。首联通过视觉描写展现了落叶翻飞的情景:一场秋雨过后,庄稼已经收割了,闲置着的田地显得格外空旷,只见深红色的落叶脱离树干,层层叠叠地在半空里飞舞。颔联以拟人化的手法,描写落叶的心理活动:落叶思绪翻飞,一心向往着春日,哪里肯相信自己在凭借秋风而飞舞呢。颈联描写落叶飘零的动态情景:有的翻飞着随流水而去,有的在暮色苍茫的河边盲目地飘荡。尾联直抒胸臆,说自己要像青松那样傲然挺立,四季常青,而不做落叶,随风飘荡,任意东西。
“落叶”是古诗中常常吟咏的意象。老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而修睦的《落叶》托物寄思,表达了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创新设计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创新演练:专题3考点2语言与表达技巧.doc
- 2014创新设计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创新演练:专题5Ⅰ考点1情节,形象,主题思想.doc
- 2014创新设计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创新演练:专题5Ⅰ考点2环境,语言,艺术手法.doc
- 2014创新设计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创新演练:专题5Ⅰ考点3意蕴,个性,审美探究.doc
- 2014创新设计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创新演练:专题5Ⅱ考点1内涵,情感,语句含意.doc
- 2014创新设计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创新演练:专题5Ⅱ考点2结构,思路,句段作用.doc
- 2014创新设计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创新演练:专题5Ⅱ考点3语言艺术,表达技巧.doc
- 2014创新设计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创新演练:专题5Ⅱ考点4意蕴,个性,审美探究.doc
- 2014创新设计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创新演练:专题6考点1传记阅读.doc
- 2014创新设计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创新演练:专题6考点2新闻(包括访谈)阅读.doc
- 国开《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形考任务1-4.doc
- 2025年春江苏开放大学西方行政学说060191形考作业1-3.pdf
- 国开学习网《商务英语阅读》第三次作业答案.doc
- 2025届新高考I卷各省市及名校模拟教考衔接10月好题集及答案.pdf
- 2025名校开学模考作文题精选(附范文)二元思辨(模拟题+分析+优秀范文).doc
- 2025年烟台公需课-鲁东大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题库(答案).doc
- 2025年烟台公需课-鲁东大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题库(答案).pdf
- 2025名校开学模考作文题精选(附范文)二元思辨(模拟题+分析+优秀范文).docx
- 2025模考作文之教考衔接:诸子百家、经典名句(2).doc
- 国开学习网《商务英语3》形考综合测试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