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点提升练(二)分诗体综合训练
一、诗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阙 题
刘眘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1)请分析“春与青溪长”一句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四句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试作分析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一句写山路悠长,溪水悠长,而一路的春色又与溪水一样源源不绝。作者将“春”与“青溪”作比,采用了化虚为实的手法,将抽象的春意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让人从文字中感受到草盛花繁、春意盎然的美丽。
(2)“门”前着一“闲”字,“柳”前着一“深”字,“映”前着一“幽”字,“辉”前着一“清”字,描绘了门朝山路、柳掩书斋、阳光映照、树影参差、清辉洒在衣襟上的画面,营造了一种幽雅清寂的意境,表现了作者甘于淡泊的胸怀和自得其乐的畅适。
解析 (1)此题考查赏析作品优美语句的能力。分析该句的妙处,首先要明确该句描写的内容,然后分析其表现手法。这个句子中的“春”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青溪”是一个具体的事物,两者加以比较,则使抽象事物的特征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了出来,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最后阐明其效果即可。
(2)此题考查赏析作品优美语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作答时,从重点字出发(“门”前着一“闲”字,“柳”前着一“深”字,“映”前着一“幽”字,“辉”前着一“清”字),描绘画面(门朝山路、柳掩书斋、阳光映照、树影参差、清辉洒在衣襟上),再概括意境(幽雅清寂),然后分析作者的情怀(甘于淡泊、自得其乐、畅适)即可。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琴 歌
李 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①。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②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③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④从此始。
注 ①广陵客:善弹琴的人。②渌水:琴曲名。③清淮:地近淮水。④云山:隐者或出家人的居处。
(1)找出诗中提领全篇的词。本诗的七、八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哪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鸣琴”。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2)由欣赏琴曲,陶醉于琴声到产生归隐之念。作者和朋友一边喝酒一边听琴,推杯换盏,陶醉于琴声中。听了琴曲之后,作者想到了自己将去赴任,离家千余里,归隐之念油然而生。
解析 此诗是诗人奉命出使清淮时,在友人饯别宴会上听琴后所作。开头两句以饮酒引起听琴一事;三、四句写当时的夜景:月照城头,乌鹊半飞,霜凄万木,冷风吹衣。五、六句写在《渌水》和《楚妃》等乐曲声中,香绕铜炉,华烛增辉。七、八句写琴歌动人:一声即出,万籁俱寂,星星渐稀,四座无言。最后两句写听琴之后,忽起乡思:客去清淮,离家万里,思绪悠悠,不如归隐。
全诗写景,写琴歌,写人,步步深入,层次分明。描摹琴声,重于侧面描写,更显琴声之高妙动人。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
陈 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1)“红旗直上天山雪”中的“直上”二字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一、二两句环境描写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直上”二字是动态描写,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直上”二字使整幅画面生机勃然,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尽在这“直上”二字中溢出。
(2)前两句写行军的环境极为恶劣: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海畔”的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被狂风刮光,枝梢也被狂风折断。这些环境描写,竭力突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用恶劣的环境映衬出了从军将士无所畏惧、昂扬坚强的精神风貌,为抒写壮美的诗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福建)训练:默写语言文字运用3含答案.doc
- 2014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福建)训练:默写语言文字运用4含答案.doc
- 2014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福建)训练:默写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5含答案.doc
- 2014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福建)训练:默写语言文字运用2含答案.doc
- 2014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福建)训练:默写文学名著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32含答案.doc
- 2014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福建)训练:默写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6含答案.doc
- 2014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福建)训练:默写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7含答案.doc
- 2014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福建)训练:默写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8含答案.doc
- 2014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广东)训练:语言基础知识诗歌鉴赏5含答案.doc
- 2014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广东)训练:语言基础知识诗歌鉴赏6含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