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专题复习训练(大纲版):古代诗文阅读第一章文言文考点系统化复习高频考点三含答案.docVIP

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专题复习训练(大纲版):古代诗文阅读第一章文言文考点系统化复习高频考点三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频考点三 语境加推断,落实得分点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1.(2012·大纲全国)(原文见本章高频考点一“5年高考”部分)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 译文: (2)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我在任时就听说警事,担忧夏人一定会乘机侵犯边境,希望挑选将领设防。 (2)郭浩召集逃亡流落在外的人,开辟耕地,将自己的规划安排发布各地。 解析 本题涉及实词、虚词的常用意义和用法,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1)句中“间”是机会、间隙的意思;“盗”是侵犯的意思;“愿”是希望的意思;“设备”是设防的意思,古今异义。(2)句中“辑”是聚集的意思;“流亡”用作名词,流亡的人;“以”是介词,把;“规置”是名词,规划安排。 2.(2011·大纲全国)(原文见本章高频考点一“5年高考”部分)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熊鼎到任,奏请罢免不称职的官员数十人,各个部门安定清平。 (2)皇上派遣使者慰劳,赐给裘皮衣服和帽子,又派中使赵成宣召熊鼎。 解析 (1)注意“奏罢”“有司”“列部”的翻译。(2)注意“裘帽”“复遣”的翻译。 3.(2010·全国Ⅰ)(原文见本章高频考点一“5年高考”部分)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恰巧元朝派遣脱脱来征收粮饷,用些耸人听闻的话威胁梁王,一定要杀掉王祎。 (2)上天已经结束了你们元朝廷的命运,我们朝廷取代了它。你们这些微火残灰,竟敢与日月争辉吗! 解析 (1)“会”是恰巧。“胁王以危言”是状语后置句。 (2)“讫”是结束。“爝火馀烬”指微火残灰。 1.《考试大纲》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是如何具体要求的? 答案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已放在文言实词里讲解过了) 2.怎样理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这一考点要求? 答案 翻译是把对语言形式的考查与文意内容的考查两个方面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查。 要翻译句子,必须先理解句子。“理解文中的句子”,要求能够根据语境读懂、领会每一文句的具体含意,并能对该句从内容和表达等方面作出相关分析。正确理解文中的句子,就要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特别是多义实词、重点虚词、相关句式,并且要把握某些句子的特殊含意。 在理解的基础上翻译文中的句子。翻译句子,要求将文言句子转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白话文,做到语意准确、文从字顺、规范明了。 翻译以直译为主。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该考点为文言文阅读中重要的考点,地位越来越重要。 3.高考文言翻译在命题上有什么样的特点? 答案 (1)全采用主观题形式,要求翻译两个句子。这些句子一般为:①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考生须通读全文才能理解该句;②含有关键词(重点实词、虚词)的句子,考生须熟悉关键词,特别是多义词,才能确定其义,准确译出,这是得分点;③句式较特殊的句子,从表达方式上看,多为叙事性句子,少有议论性句子。 (2)翻译考查越来越趋于全面,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皆涉及,而且重点也尤为突出,特别是古今同形异义实词的翻译。 一、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一)判断句 1.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D项中①为一般句式,②为判断句。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文:因此无论地位贵贱,无论年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4555046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