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学]大气和水
自 然 科 学 概 论 绪 论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应用的科学。 一、大气的组成 三、氧和臭氧 四、氮 五、大气的污染和防治 第二节 水 第三节 溶 液 应用: 防冻剂、致冷剂 -----北方冬天在公路上洒盐 -----在汽车水箱中加入乙二醇或甘油 -----实验室用盐和冰混合 * * 人类生活中的化学 衣服 住房 燃料 洗涤剂 化妆品 药品 ………… 食品 农业 重工业 轻工业 恒定组分 可变组分 不定组分 氮气:78.09% 氧气:20.95% 氩气:0.93% 其他稀有气体:微量 二氧化碳:0.02%~0.04% 水蒸气:0.004%~0. 4% :CH4,NO,NO2,SO2,NH3,O3,尘埃等 是污染大气的组分 第一章 大气和水 第一节 大 气 空气 大气 :室内和特定某个地方供生命生存的气体 :大区域或全球性气流 12 50 单位:Km 90 120 二、大气层 特征 气温垂直分布 高度分布 分层 平流层 对流层 对流层顶到50~55km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0.6oC/100m)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增加 对流运动显著 水平运动为主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主要靠O3吸收太阳紫外线增温 水气、杂质少,能见度好,利于高空飞行。 地面~12km 中间层 热 层 50~90km 90~120km 垂直对流运动强烈 气温随高度增高而迅速下降 气温随高度增高而迅速上升 存在大量离子,反射无线电波 1. 氧气的循环 O2 呼吸 燃烧 CO2 光合作用 O2 2. 氧气的性质 ▲ 无色、无味气体 ▲ 密度:1.429 g/L(标准状况) ▲ 90K—淡蓝色液体,55K—雪花状淡蓝色固体 ▲ 活泼非金属,在化合物中通常显 -2价 3. 臭氧 同素异形体: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 臭氧(O3)与氧气(O2)互为同素异形体! 性质: ▲ 淡蓝色气体,有鱼腥臭味 ▲ 臭氧不稳定: 2O3 === 3O2 + 热量 ▲ 臭氧有强氧化性! 应用广泛, 如:漂白有色物质,杀菌、消毒等 1. 氮的性质 ▲ 无色无味气体 ▲ 密度:1.25g/L,比空气轻 ▲ 77K—无色液体,63K—雪花状固体 ▲ 稳定的非金属元素,不易发生反应 2. 氮气的用途 ▲ 合成氨、制硝酸 ▲ 保护气 ▲ 冷冻剂 ………… 大气污染: 大气中有害物质含量超过一定指标,使大气质量恶化,对人、动植物、设备财产造成危害的现象。 来源 工业污染源 生活污染源 交通污染源 (表1-2) 主要污染物: 粉尘、SO2、SO3 、NO、NO2 、 CO、CO2 、Pb、Hg 等 大气污染的防治: 1. 控制大气污染源 ① 合理工业布局 ② 区域采暖、集中供热 ③ 改变燃料结构 ④ 开发新能源 ⑤ 减少机动车辆的废气污染 2. 控制污染的排放 ① 除尘 ② 脱硫、脱氮 3. 绿化造林 一、水的循环 二、水的性质 1. 物理性质 (1)沸点高 ----- 标况下100℃ (2)蒸发热大 -----在所有液体中,水的蒸发热最大 (3)热容量高 -----水是热容量最高的物质之一 热容:是物体升高单位温度时吸收的热量 (4)反常膨胀 -----水变成冰之后,体积反而变大 水的密度在4℃最大:1g/cm3 (5)良好溶剂 无色无味透明液体 2. 化学性质 (1)与金属反应 2Na + 2H2O(冷) === 2NaOH + H2↑ 3Fe + 4H2O(蒸汽) === Fe3O4 + 4H2↑ (2)与非金属反应 H2O + Cl2 === HClO + HCl H2O + C(白热)=== CO↑+ H2↑ (3)与可溶性氧化物反应 CaO + H2O == Ca(OH)2 SO2 + H2O == H2SO3 (4)形成水合物 CuSO4 · 5H2O KAl(SO4)2 · 12H2O 三、水体的污染 水体:被水覆盖地段的自然综合体 水体污染: 排入水体的污染物使该物质在水体中的含量超过了水体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体产生变化,破坏水中生态系统。 自然污染 人为污染 :地壳变动;地下水 物理性污染物 化学性污染物 生物性污染物 :热、放射性物质 耗氧废物 无机化学品 化肥 有机物 :传染体 水中悬浮物、溶解物质、低泥及水中生物 四、水体污染的控制 1. 基本途径 -----控制排放,净化处理,加强管理 2. 基本方法 一级处理:除去悬浮物、胶态物、酸、碱等 二级处理:除去有机物(生物/生化处理法) 三级处理:进一步净化 3. 活性污泥法 以需氧菌为主体的微生物群 除去漂浮物 沉淀较重固体颗粒 除去部分固体悬浮物及耗氧有机物 分解大部分耗氧有机物 水与活性污泥分离 一、分散系 定义: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二理化生]发展与合作.ppt
- [初二理化生]第3单元 圆周运动.ppt
- [初二理化生]第一部分 第四单元 第1节.ppt
- [初二理化生]走进化学实验室.ppt
- [初二理化生]第二单元复习.ppt
- [初二英语]8A unit4全套教案_预习题_复习题.doc
- [初二英语]8A Unit 10 Period 1.ppt
- [初二英语]Unit5 Im watching tv 全单元.ppt
- [初二英语]人教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_3全套课件本课件.ppt
- [初二英语]初一学法指导.doc
- 2025至2030年中国不锈钢异径直通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小型天然气加工处理装置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白锦纶条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医用高频X线设备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橡胶粉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室外防爆扩音对讲话机数据监测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成衣成帽绣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点烟器外壳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发光陶瓷釉料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吸水棉巾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