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提能专训(七) 古代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待月
完颜亮
停杯不举,停歌不发,等候银蟾出海。不知何处片云来,做许大、通天障碍。 虬髯捻断,星眸睁裂,唯恨剑锋不快。一挥截断紫云腰,仔细看、嫦娥体态。
(1)请简要概括这首词的语言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首词的语言自然,流畅,朴实,洗尽铅华,直抒本色。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解题思路】 这首词的显著特色,在于洗尽铅华,直抒本色。就语言来说,它的语言本色、自然,毫无词中惯有的那种文绉绉、酸溜溜的陈腐气,更无充斥词坛的那种绮罗香泽的脂粉气。像“停杯不举,停歌不发”“不知何处片云来,做许大、通天障碍”“唯恨剑锋不快”等词句无不体现出这种特点。因此,答题时,只要答出相应的语言特点即可。
(2)词的下阕写欲截云看月,同时也生动传神地刻画了词人的自我形象。请简要分析概括这一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虬髯”“捻”而至断,“星眸”“睁”而至裂,进而“唯恨剑锋不快”,足见其刚烈剽悍;“一挥截断紫云腰,仔细看、嫦娥体态”,更见其志在必得的桀骜和霸气。下阕刻画了一个刚烈剽悍、桀骜、不可一世的霸主形象。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
【解题思路】 解答此题,要从词句内容以及它所表达的情感入手。“虬髯”“星眸”“剑锋”,这自然是一个男子汉形象;“捻断”“睁裂”“唯恨剑锋不快”,体现了人物的刚烈和剽悍;“一挥截断紫云腰,仔细看、嫦娥体态”,有一种志在必得的霸气,再结合历史知识,完颜亮作为一代霸主的形象就呼之欲出了。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琴 歌
李 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①。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②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③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注】①广陵客:这里指善弹琴的人。②渌水:琴曲名。后面的“楚妃”也是琴曲名。③清淮:地近淮水。
(1)这首诗的第二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二联描绘了一幅月光如水、城垣静默、乌鹊惊飞、银霜满树、木叶萧萧、寒风吹衣的凄切、幽邃的深秋月夜图。与前两句所传达的欢快融洽之情相比,这两句低沉压抑,以哀景反衬乐情,即便秋气凛然、凄冷肃杀,但有酒有琴有知己就足以抵挡,为下文写弹琴,以及琴曲之美作铺垫。
【命题意图】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解题思路】 解答此题,先要抓住诗歌选用的意象——月、城头、半飞的乌、霜、万树和入衣的风,明确诗人所描绘的是一幅凄凉的深秋月夜图。然后分析全诗的内容,看到第一联与第三联的欢快,就能明确第二联其实是在起反衬作用的。
(2)有人评论:“李白《听蜀僧濬弹琴》以形喻声,韩愈《听颖师弹琴》绘声见情,然而,李颀的《琴歌》并未融情入声。”你同意“并未融情入声”的评论吗?请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不同意。这首诗虽然没有正面描摹琴声,但从听者的反应角度侧面烘托出琴声的优美动听和极强的感染力。“清淮奉使千余里”,奉命出使,客去清淮,离家万里,怀乡之情忽起。“敢告云山从此始”,人生苦短,官场奔波劳累,归隐愿望萌生。虽然琴乐不是诗人所奏,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归隐愿望皆由琴声所起,实为融情入声。
【命题意图】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情感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解题思路】 解答此题,要从诗句的内容和表达技巧入手,第四联写景是为表现琴声的感染力,最后一联中诗人从“奉使”到“敢告云山”的转变亦是因为琴声的感染,由此可知诗人早已“融情入声”了。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踏 莎 行
秦 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1)此词上阕写景,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选择其中一种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1)运用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将楼台、津渡、桃源(虚景)、孤馆、杜鹃、斜阳(实景)有机结合起来。
(示例2)运用象征的艺术手法,以景物的朦胧象征前途的迷惘。
(示例3)运用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把被贬郴州后谪居客馆的重重愁苦融于凄凉的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特训题(2013年高考真题+模拟新题)用语得体和语体转换.doc
- 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特训题详解(2013年高考真题+模拟新题)作文.doc
- 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限时训练(福建省专用):训练1.doc
- 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限时训练(福建省专用):训练2.doc
- 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限时训练(福建省专用):训练3.doc
- 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限时训练(福建省专用):训练4.doc
- 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限时训练(福建省专用):训练5.doc
- 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限时训练(福建省专用):训练6.doc
- 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限时训练(福建省专用):训练7.doc
- 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限时训练(福建省专用):训练8.doc
最近下载
- TBNCY002-2023 西双版纳红茶 晒红茶.pdf VIP
- 机关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docx VIP
- 2025年中级(四级)营销员职业技能鉴定《理论知识》真题卷(后附答案及解析).pdf VIP
- 大数据概论教学课件.pptx VIP
- 西双版纳红茶 晒红茶.docx VIP
- 室内装修全工程施工方案(3篇).docx VIP
- 2025年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医学基础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docx VIP
- 50个广告分析.doc VIP
- GB32030-2022 潜水电泵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2).pdf VIP
- (语文)福州时代中学2020级初一新生入学检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