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频考点一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鉴赏诗歌的语言
1.(2011·湖南)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
春暮西园
高 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高启的这首小诗语言非常注重炼字。“满”“过”等用得极具艺术含量,传神,感染力强。“满”,将“晴波”洒满“绿池芳草”的情景写得立体可感。“晴波”即阳光,它本来是无形的,诗人在这里用一“满”字,就将这无形的东西写得有了形状。“春色”是诉诸人的视觉的,诗句用一动词“过”,就赋予“春色”以动感,将事物写活了。
解析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这里的关键是如何解决选取恰当的角度的问题,角度选对了,答题就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否则,就很难发挥出最高水平。答题的时候要注意先提炼出要点,然后再结合诗歌作具体分析。我们可从以下角度分析。(1)从语言的角度:可分析总体的语言风格;也可抓住“满”“过”“知”等字分析炼字的精当。(2)从形象的角度:可联系诗中意象作具体分析;也可联系写景状物分析虚实相生、动静皆备的特色。(3)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可分析白描、渲染、衬托等艺术手法;也可在句法上分析承接的特点。(4)从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角度:可分析作者对“春暮”的态度;也可评价末句暗点“西园”的用意。如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内,但言之成理也可。
鉴赏 从诗题可以看出这是一首田园诗,写的是晚春时的景色。首句“绿池芳草满晴波”,“绿”、“芳”,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描绘了绿水盈盈、芳草萋萋的春天美景,“晴波”即阳光,“满”字形象地写出了阳光洒满水池的景象。次句“春色都从雨里过”,点明春天的气候特点以及春色将尽的情景,从春天的多雨更衬托出阳光的可贵。
三句“知是人家花落尽”,“花落尽”进一步说明已是暮春时节,“知”字表明“花落尽”是作者的推测,为虚写。末句“菜畦今日蝶来多”暗点西园,诗人不因春光逝去而感伤,而是描写“蝶来多”,写出尽管春尽,但仍充满生机盎然的情趣。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畅流转,意象动静皆备,丰富唯美,写景状物虚实相生,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2.(2010·湖南)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好事近①
陆 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红蓼,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 ①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1)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引人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润泽,形象生动。“映”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白、红蓼相映衬,构成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丰富的美景,足以怡悦人心。(2)下片紧扣江行特点,抒发了自己只需以酒为伴,生活上别无奢求,乘风顺流、随意飘荡、处处为家的旷达自适的情怀。
解析 (1)中要注意体味关键字的作用,从色彩和表达效果的角度加以分析。(2)要紧扣词的主旨和关键词“便”“足”“乘风”“任”等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鉴赏 上片一开篇即描写出发时的情景,从湓口“放船”而归,晚上到“散花洲”住宿。诗人朝发湓口,夕宿散花洲。行程交代十分清晰。爱国诗人陆游两次夜宿散花洲,南宋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陆游自家乡到夔洲(今四川奉节县东)去,八月中秋的第二个晚上在散花洲泊舟夜宿。他在《入蜀记》写道:“泊散花洲。洲与西塞相直。前夕,月犹未极圆,盖望(农历月之十五)正在是夕,空江万顷,月如紫金盘,自水中涌出,平生无此中秋也。”
三、四句描写舟行途中所见,描绘了陆游欣赏到的薄暮中散花洲两岸的美丽风景。这里应该是写的春夏之交时的景色。“两岸白蘋红蓼,映一蓑新绿”,色彩明丽的“白蘋”和“红蓼”与绿草相映衬,又仿佛将“新绿”映上绿蓑,格外润泽!一个“映”字,十分传神,把景与情紧密勾连,景物相互映衬,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引人入胜。这两句色彩明快、对比强烈的美,可以想象出画面,像一幅山水画。我们很容易联想到“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和“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这样的诗句,诗人旷达自适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同步练习:2.3迷幻陷阱——“误读”和“异读”.doc
- 2014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同步练习:2.4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doc
- 2014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同步练习:4.1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doc
- 2014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同步练习:4.2词语的兄弟姐妹——同义词.doc
- 2014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同步练习:4.3每年一部“新词典”——新词语.doc
- 2014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同步练习:4.4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doc
- 2014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同步练习:5.1“四两拨千斤”——虚词.doc
- 2014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同步练习:5.2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doc
- 2014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同步练习:5.3有话“好好说”——修改病句.doc
- 2014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同步练习:5.4说“一”不“二”——避免歧义.doc
- 2014高考语文(人教版·湖南专用)一轮考点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第二章第二节考点提升练(二)含答案.doc
- 2014高考语文(人教版·湖南专用)一轮复习【配套word文档】考点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第二章第二节考点提升练(一)含答案.doc
- 2014高考语文(人教版·湖南专用)一轮考点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第二章第二节考点针对练(四)含答案.doc
- 2014高考语文(人教版·湖南专用)一轮考点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第二章第二节考点针对练一含答案.doc
- 2014高考语文(人教版·湖南专用)一轮考点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第二章第二节考点针对练二含答案.doc
- 2014高考语文(人教版·湖南专用)一轮复习【配套word文档】考点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第二章第一节专题一从体裁方面读懂古诗含答案.doc
- 2014高考语文(人教版·湖南专用)一轮复习【配套word文档】考点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第二章第一节专题二从题材类别入手读懂古诗含答案.doc
- 2014高考语文(人教版·湖南专用)一轮复习【配套word文档】考点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第二章第一节专题三 读懂古诗的基本方法含答案.doc
- 2014高考语文(人教版·湖南专用)一轮考点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第三章考点针对练含答案.doc
- 2014高考语文(人教版·湖南专用)一轮复习【配套word文档】考点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第三章名句名篇的识记与默写含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