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语文复习方案(福建专用)作业手册:08文化经典阅读含答案.docVIP

2015高考语文复习方案(福建专用)作业手册:08文化经典阅读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时作业(八) [文化经典阅读]1.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论语·述而》)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孟子·离娄下》)(1)下面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孔子认为人的智力生来就有差别,对“困而不学”者持否定态度。孔子认为自己并不是天才,而是靠好古、敏学来获取知识的人。孟子认为君子只要以“道”来深造,就能左右逢源,获取利益。成语“居安资深”出自《孟子》选段,指掌(2)以上三则选段表明孔、孟在对待学习的问题上有哪些相同的认识?(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6分)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 子路》)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论语·子罕》)(1)用原文词语填空。(2分)对于孔子为何“多能”的问题,子贡认为是“________”,而孔子自己则认为是“________”。(2)“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表达了孔子对“多能”的什么态度?请结合文段①,谈谈孔子为什么认为“君子多乎哉?不多也”。(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注] ,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孟子曰:“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子·万章下》)[注] 谅:诚实。(1)在孔子、孟子看来,应该与哪几种人交朋友?(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孟子认为,与朋友相处时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6分)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孟子·告子上》)[注] ①或:通“惑”在孔子、孟子看来,求学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如何才能做到?请结合上述材料,用自己的话回答。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论语·子张》)[注] (1)子游认为何为“末”?(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针对子游的质疑,子夏做出了怎样的辩驳?请简要分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4555046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