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三历史一轮考点专练:考点2《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人教版)详解.doc

高三历史一轮考点专练:考点2《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人教版)详解.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一轮考点专练:考点2《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人教版)详解.doc

考点2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考点巩固提升 限时训练·提升能力 编者选题表 考点 题号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2、3、4、5、6、7、8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9、10、11、12 综合 13、14 一、选择题 1.(2013成都一模)汉武帝时《出界律》规定: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地活动,绝对不能私出国(诸侯国)界。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  ) A.强化君主专制 B.加强思想控制 C.防止诸侯割据 D.加强中央集权 解析:D 材料中汉武帝的措施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A、B两项明显不正确,C项是加强中央集权的一个手段,根本目的是D项。 2.(2013株洲一模)某朝廷讨论调兵平叛时,一位官员说:“这些地方军队平时自行抽税养兵,当命令其出兵时,却又向朝廷要粮要饷,讨伐时还常借故迟缓不前,甚至和叛贼勾结。所以动员这些军队必须审慎,否则只是多耗钱财而少功效。”该官员最可能是(  ) A.汉代周亚夫 B.唐朝李德裕 C.宋朝王安石 D.清朝曾国藩 解析:B 唐朝中期,地方设置的藩镇在政治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经济上控制着财权,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力,往往发展成为割据势力,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3.(2013潍坊一模)“唐太宗在未登极前,曾做过尚书令,及太宗即位,朝臣无敢再当尚书令之职,因此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常虚悬其缺。”这反映出唐代(  ) A.宰相有职无权 B.皇权至高无上 C.三省六部制不成熟 D.尚书省地位下降 解析:B 材料信息体现了对皇权的“避讳”,说明皇权至高无上,B项正确。A、C、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4.(2013日照模拟)“太宗命曹彬取幽州,而宰相李昉等不知。其伐辽,一日内六召枢密院计议而中书不预闻。”(钱穆《国史大纲》)这说明当时(  ) A.军事行动保密性强 B.政府执政效率较高 C.吏治混乱职责不明 D.相权受到较大削弱 解析:D 材料表明当时掌握军事权力的是枢密院,“宰相李昉等不知”“中书不预闻”说明丞相被剥夺了军事权,相权受到较大的削弱。 5.(2013贵阳二模)有学者认为,相对于汉唐两个朝代,宋代不是弱,也不是贫,而是无效率。导致其“无效率”的主要原因是(  ) A.事权的分割 B.科举制的完善 C.理学的兴起 D.租佃制的发展 解析:A 联系教材知识,可知宋太祖为加强专制,进一步分割相权,设枢密院掌军权,参知政事即副宰相,掌部分行政权。设三司来专门管理财政。在地方也同样分权,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这样,形成宋朝的“冗官”格局,严重影响了行政效率。故A项正确。 6.(2013蚌埠模拟)隋唐时官方对曹操的评价以肯定为主,认为他是大英雄;到了北宋则完全相反,从官方到民间对他的评价都以否定为主。形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宋代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促进思想解放 B.宋代统治者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 C.理学发展为官方统治哲学的结果 D.宋代市民文学发展的结果 解析:B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造成地方割据。北宋时期中央集权加强,因此,曹操的行为遭到否定,B项正确;理学在南宋以后成为官方统治哲学,C项错误;A、D两项与材料无关。 7.(2013深圳检测)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学家萧功秦指出:“中国传统社会……在平民与精英之间以及在社会精英的三大主要阶层(地主、士绅和官僚)之间,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与对流。就传统官僚专制社会所具有的社会流动程度而言,中国可以说是人类前资本主义社会中最具阶层开放性结构的社会。”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与对流”的主要因素是(  ) A.卖官鬻爵 B.土地自由买卖 C.科举取士 D.农民起义改朝换代 解析:C 科举考试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了官僚体制进一步成熟。 8.(2013梅州二模)赵翼《廿二史札记》写道:“汉初诸臣,惟张良出身最贵,韩相之子也。”“萧何沛主吏掾,曹参狱掾”属于小吏一类,“其余陈平、王陵、陆贾、郦商、郦食其、夏侯婴等皆白徒。樊哙则屠狗者……”“致身将相,前此所未有也。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这种状况说明了(  ) A.西汉政权代表下层民众 B.市民阶层掌握了国家政权 C.贵族制度的进一步解体 D.农民阶级反抗地主的压迫 解析:C 材料反映了西汉重臣大部分出自社会下层,贵族垄断政治权力的局面进一步解体,C项正确。家庭出身不能决定阶级属性,题干中人物已经成为地主阶级的代表,A、B、D三项错误。 9.(2013乌鲁木齐检测)明代为皇帝掌管“诏狱”(由皇帝亲自断案的重大刑狱)的锦衣卫,设在洪武门的内右侧,而国家正式司法机构三法司设在较远的皇城西北。这实质上表明(  ) A.司法审判权力的提升 B.中央集权的加强 C.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 D.行政效率的提高 解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ingmingd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