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突破训练:第2章 第2讲《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人教版必修3).doc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突破训练:第2章 第2讲《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人教版必修3).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突破训练:第2章 第2讲《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人教版必修3).doc

第2讲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最新考纲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知识体系 考纲解读 1.识记湿地的含义、分类和特点。2.理解湿地的生态功能。3.结合图文材料,分析湿地减少的原因,及其如何利用和保护湿地。 考点一 湿地及其生态功能 1. 湿地的含义 (1)湿地的定义: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湿地的分类 (3)湿地的特点 ①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 ②分布广泛,类型多样。 2.“地球之肾” (1)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2)湿地的生态效益 湿地资源的主要功能 (2011·天津文综)下图是我国“十二五”中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 对下列各组生态功能区自然环境共同特点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 A.ab—草原广布、温差大 B.bf—地表崎岖、降水少 C.ce—光照充足、风沙小 D.dg—气候湿润、林地多 2. 下列生态功能区中,规划目的以保护湿地、涵养水源为主的是(  ) A.c B.d C.e D.f 答案 1.D 2.C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各生态功能区来看,abc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ab为沙漠广布的新疆和甘肃,位于绿洲地区,地形平坦,c地光照充足、风沙强烈;e地处于青藏高原上,光照充足;f地地形崎岖,但降水较多;dg处于东北和东南地区,为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林地多。第2题,e地地处青藏高原,为我国大江大河的源头地区,有较多的高原湖泊和河流,因此该区域的生态功能主要是保护湿地和涵养水源。其他区域主要是以保护林草和生物多样性为主。 经国务院批准,我国第十一个国家级综合试验区——“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立。下图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读图回答3~4题。 3. 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高,气候寒冷 B.冰川众多,湿地广布 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D.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4. 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  ) 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 ②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 ③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 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 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 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④⑥ D.④⑤⑥ 答案 3.A 4.C 解析 第3题,三江源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生物生长缓慢,生态环境脆弱;湿地广布是三江源生态特征的一种表现;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与离海洋远近没有必然联系。第4题,三江源湿地广布,其价值结合当地高原生态环境特点分析,地势高峻,农业生产条件恶劣;调蓄洪水功能主要在中下游地区;冰川广布,是重要的淡水资源补给地区,独特的环境,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5. (2010·四川文综)读以下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分析左图中乙地的湿地形成原因,并指出湿地对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2)七月,当你乘坐热气球在右图中的丙地上空遨游时,请把可以俯瞰到的主要自然景观描述出来。 答案 (1)形成原因:气温低,地表水蒸发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冻土阻隔,水分下渗少,故地面长期潮湿、积水。作用:调节气候(或调节河、湖水量),保护生物多样性(或保护生态系统)。 (2)平原广阔,地形坦荡;河流纵横,沼泽广布;亚寒带针叶林绵延不断(或狐、熊穿行)。 解析 (1)湿地的形成条件有:湿润地区,降水充沛或气温较低,蒸发微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下有隔水层或冻土,不利于地表水下渗等。它具有调节气候、调控洪水、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要结合地区特点相应分析。(2)丙处为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形平坦,河流纵横,纬度较高,易形成沼泽,亚寒带针叶林广布。考点二 湿地资源问题及湿地保护 1. 湿地资源问题 (1)湿地资源问题 (2)洞庭湖萎缩 2. 保护湿地 (1)必要性:湿地资源的破坏,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区域的持续发展。 (2)重要性: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综合效益,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3)措施 地区 具体措施 洞庭湖 长江流域实行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 三江平原 采取了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等措施  湿地保护的两大原则 一是保护与开发并重、协调一致;二是湿地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环境资源,要特别重视湿地的环境作用。 1. 湿地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 造成湿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时可主要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入手。 (1)自然原因 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演化的过程,如沉积物的长期积累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ingmingd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