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三历史一轮考点专练:考点25《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人教版)详解.doc

高三历史一轮考点专练:考点25《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人教版)详解.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一轮考点专练:考点25《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人教版)详解.doc

考点25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考点巩固提升 限时训练·提升能力 编者选题表 考点 题号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1、2、3、4、5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 6、7、8、9、10、11、12 综合 13、14 一、选择题 1.(2013玉溪摸底)15世纪时梵蒂冈一个图书管理员说:“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不论古今,罕有人类发明之重要堪与媲美。”这里说的“发明”是指(  ) A.造纸技术 B.雕版印刷 C.活字印刷 D.装订书籍 解析:C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欧洲的影响。据题干中“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等信息,并结合题干中“15世纪”判断,C项为正确答案。 2.(2014湖北联考)1724年(雍正二年)的《圣谕广训》规定:“又如西洋教宗天主,亦属不经,因其人通晓历数,故国家用之。尔等不可不知也。”此规定(  ) A.表明清朝实行了宽松的宗教政策 B.有利于西方科技知识传入中国 C.表明清朝高度重视西方先进科技 D.有利于“东学西渐” 解析:B 从材料信息看,雍正认为,西洋教属于“不经”之教,但洋人通晓历法,因而任用,故A项不正确。任用洋人参编历法并不能说明清朝高度重视西方其他先进科技,故C项不正确。材料中的规定有利于“西学东渐”,故B项正确,D项不正确。 3.据《左传》记载:鲁僖公五年春季的正月,“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古代天文学带有政治性 B.天文观测场所始建于春秋时期 C.春秋时期有了专门的天文官 D.鲁国的天文学取得了重大成就 解析:A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左传》记载的是鲁僖公亲自参与天文观测的事。中国古代统治者非常重视天文观测,把天文和国家社稷联系起来,可见中国古代天文学带有政治性。 4.(2014平顶山模拟)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出:“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人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人与整个自然界分开。或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做科学的解释与推广。”对李约瑟这段话的理解,准确的是(  ) A.个人与社会人、自然界是无法分开的 B.研究人类唯有研究人本身 C.中国古代只重人的研究,不重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 D.对自然界的研究是无法穷尽的 解析:C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材料指出儒家“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做科学的解释与推广”,说明儒家只重人的研究,不重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 5.如图出自中国古代一本劝人行善的通俗书籍。图片右上方的文字为:“宋程一德,粗识字义,孜孜欲人为善,每遇嘉言懿行,不分三教,捐资刊布(刻版印行),冀人警醒。一夕,梦帝君告曰‘汝能广行三教,所刻俱录报天庭矣。’自是,三教典籍不学而晓,子孙悉俊拔,多少年高第。”从材料中,你能得到的信息包括(  ) ①雕版印刷技术更加成熟 ②三教合流 ③三教典籍成为科举内容 ④文人画盛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解析:C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图文信息的获取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根据对材料中“刻版印行”“三教”等信息的理解,①②表述正确。科举考试以儒学为主要内容,三教典籍成为科举内容表述错误。从图片特点来看不属于文人画。 6.(2013佛山检测)文字是一定时期社会的产物。古代汉字“羣”(群)结构是:君在羊(百姓)的上边,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A.“君”字体现了君权神授 B.“羣”字与“民贵君轻”有着根本的区别 C.“羊”字说明了人民群众处于被统治地位 D.“羣”字是宋明理学的产物 解析:C 材料中“羣”(群)字意为君主处于百姓之上。君权神授是说皇帝的权力来源于上天,代表上天统治人间,因此A项不符合题意;B项二者根本上都是维护地主阶级利益;D项显然在时间上与材料不符,“羣”字很早已经产生。 7.(2013汕头模拟)下图说明(  ) A.三教合流成为社会潮流 B.中外文明碰撞冲突不断加剧 C.艺术作品日益世俗化 D.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 解析:D 题干材料说明中国传统绘画中融入了外来宗教故事,说明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D项正确。A项材料无体现,B项中“冲突”、C项中“世俗化”说法均错误。 8.早在先秦时期,中国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已十分明显。就文学而论,北方注重说理,南方倾向抒情。 南方文学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境界,给人强烈审美愉悦。下列文学现象,最能说明南方文学这一特点的是(  ) A.《离骚》 B.《子虚赋》 C.《论语》 D.《诗经》 解析:A 本题考查学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ingmingd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