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关文学史著作简介
有关文学史著作简介
中国大文学史
谢无量著,台湾中华书局1983年12月版。
1918年10月由中华书局印行初版。本书是早年较有影响的第一部由上古至清代的系统文学史专著。全书共分五编,六十三章,一百六十节;范围扩及经学、文字学、诸子哲学乃至史学和理学;体制楷式上熔流派、宗派、法律、纪事、杂评、叙传、总集七种体例为一体;论述上,远溯起始,述其源流,叙其盛衰,对作品,其人其事其作相结合,是我国率先出现的一部体制庞大、内容广博的文学史,具有开创意义。至今,不仅有丰富珍贵的资料价值,而且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目次:
第一编
绪论:一、文学之定义,二、文字之起源及变迁,三、古今文学之大势,四、中国文学之物质,五、古来关于文学史之著述及本论之区分。
第二编
上古文学史:一、邃古文学之渊源,二、五帝文学,三、夏商文学,四、周之建国及春秋前之文学,五、孔子与五经,六、春秋时杂文体,七、战国文学,八、秦文学。
第三编
中古文学史:一、汉高创业与楚声之文学,二、博士派之文学,三、贵族之倡导,四、武帝时代文学之全盛,五、昭宣以后之文学,六、经术变迁与文学之影响,七、二班与史学派,八、东京之词赋与诗体,九、王充与评论派之文学,一○、佛教之输入,一一、建安体与三国文学,一二、魏晋老庄学派及名理之影响,一三、太康文学、一四、晋之历史家与小说家。一五、永嘉以后之文学,一六、南北朝佛教之势力及文笔之分途,一七、元嘉文学,一八、永明文学,一九、梁文学,二○、陈文学,二一、北朝文学,二二、隋之统一及文学。
第四编
近古文学史:一、唐初文学与隋文学之余波,二、上官体与四杰,三、武后及景龙时文学,四、开元天宝之文学,五、大历文学,六、韩柳古文派,七、元和长庆间之诗体,八、晚唐文学,九、五代词曲之盛,一○、宋文学之大势及五代文学之余波,一一、庆历以后之古文复兴,一二、黄庭坚及江西诗派,一三、道学派与功利派之文体,一四、南渡后之诗体,一五、宋四六,一六、宋之词曲小说,一七、辽金文字,一八、元文学及戏曲小说大盛,一九、明初文学,二○、台阁体,二一、弘正文学,二二、嘉靖万历文学,二三、明之戏曲小说。
第五编
近世文学史:一、清初遗臣文学,二、康熙文学,三、乾嘉文学,四、清代之戏曲小说,五、道咸以后之文学及八股文之废。
汉文学史纲要
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9月版。本书原为作者1926年在厦门大学教课的油印讲义,书名为《中国文学史略》。后在广州中山大学亦以此授课。1941年10月上海初版,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编,《鲁迅三十年集》本(第二十种),1958年4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9月版改直排版为横排版。
本书共十篇,除首篇外,每篇文末均列有参考书目若干种。
目次:
一、自文学至文章
二、书与诗
三、老庄
四、屈原及宋玉
五、李斯
六、汉宫之楚声
七、贾谊与晁错
八、蕃国之文术
九、武帝时文木之盛
一0、司马相如与司马迁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1-4册)
郑振铎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12月版。
本书1932年12月初版,由北平朴社出版、发行。1957年经作者适当修改了个别字句, 续撰了第六十一章至第六十四章,删去了附录新文坛的鸟瞰又更换、增加了一些插图(174幅), 由作家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出版。
全书分为古代、中世、近代三卷,自古代文学鸟瞰至近代阮大铖与李玉,共六十四章,第章分若干小节。所收材料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同时期其他书所未论及的,如变文、戏文、诸宫调、散曲、民歌以及宝卷、弹词、鼓词等。另外,本书还首次附入插图,而且都很精美,不少还是珍品。在书的论述中,着重于第一个文学运动或某一种文体以及能代表那一时代的重要作家。因此,本书出版后,被公认为是一部有特点的文学史专著。
目次:
上卷 古代文学:一、古代文学鸟瞰,二、文字的起源,三、最古的记载,四、诗经与楚辞,五、先秦的散文,六、秦与汉初文学,七、辞赋时代,八、五言诗的产生,九、汉代的历史家与哲学家,一○、建安时代,一一、魏与西晋的诗人,一二、玄谈与其反响。
中卷 中世文学:一三、中世文学鸟瞰,一四、南渡及宋的诗人们,一五、佛教文学的输入,一六、新乐府辞,一七、齐梁诗人,一八、批评文学的发端,一九、故事集与笑谈集,二○、六朝的辞赋,二一、六朝的散文,二二、北朝的文学,二三、隋及唐初文学,二四、律诗的起来,二五、开元天宝时代,二六、杜甫,二七、韩愈与白居易,二八、古文运动,二九、传奇文的兴起,三○、李商隐与温庭筠,三一、词的起来,三二、五代文学,三三、变文的出现,三四、西昆体及其反动,三五、北宋词人,三六、江西诗派,三七、古文运动的第二幕,三八、鼓子词与诸宫调,三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