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生]糖类化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理化生]糖类化学

生物化学(二)糖类化学 江苏省泰兴中学 张政 QQ 806417836 Email sankang0501@126.com 竞赛糖类化学考什么 糖类物质的种类和结构 糖类的代谢 预科:有机化学里面的常用术语(二) 醛:含—CHO的物质,比如甲醛(HCHO) 酮:含-C=O-的物质,比如丙酮(CH3C=OCH3) 氧化:有机反应中有机分子得到氧或失去 氢的反应 还原:……………………………………… 单糖(一)六碳糖 葡萄糖(分子式?) 葡萄糖是醛糖 一般地,竞赛提到的糖类分解代谢都是以葡萄糖作为底物(反应物)的 果糖 果糖是酮糖 半乳糖 单糖(二)五碳糖 核糖(形成核糖核苷酸的三个成分之一) 脱氧核糖(形成核糖核苷酸的三个成分之一) 斐林试剂 斐林试剂可以检验 还原糖 高中特别强调斐林试 剂检验葡萄糖,其实它可以检验一切还原糖 (回忆一下反应现象) 二糖 麦芽糖(唾液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乳糖 蔗糖(甘蔗、甜菜…这是二糖里面唯一没有还原性的糖) 多糖 淀粉(植物储存有机物的形式) (遇碘变___) 糖原(肝糖原、肌糖原) 硫酸软骨素(艾兰得关节活素) 琼脂(在微生物、基因工程里面很常用) 透明质酸(很有效的保水物质) 肽聚糖(细菌细胞壁的成分) 糖类的性质(与蛋白质结合) 糖蛋白 人体内抗体、受体化学本质都是糖蛋白 糖类的性质(与磷酸结合) 核苷 五碳糖和磷酸结合 凡是看到“糖苷键”的都是糖类和其它分子相连的 糖类的性质(与脂质结合) 夹竹桃 夹竹桃汁为什么 有毒 夹竹桃汁含有乌 本苷,剧毒 糖类的性质(与肽结合) 细菌细胞壁的成分是肽聚糖 青霉素和溶菌酶是治疗感染的有力武器,都是对肽聚糖起作用 重点中的重点:糖代谢 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 第一阶段(酵解) 第二阶段(三羧酸循环) 第三阶段(电子传递链) 磷酸戊糖途径 糖异生 几个很多人到高三都搞不懂的问题 一、细菌有没有有氧呼吸 二、人体什么时候有氧呼吸什么时候无氧呼吸 几个很多人到高三都搞不懂的问题 一、细菌有没有有氧呼吸 有的。细菌没有线粒体但是细胞膜上面有酶。 二、人体什么时候有氧呼吸什么时候无氧呼吸 剧烈运动和初上高原时进行有氧呼吸。 ATP(直接的能源物质) 某运动饮料广告声称其中含有大量的ATP,能够为机体提供动力,对此你应该认为: A.可信,因为ATP是细胞内通用的能量货币 B.不可信,因为它在消化道内立刻被水解 C.不可信,因为它很难进入细胞 D.不可信,因为它会诱导免疫反应 答案 C (这是09年初赛题) 细胞吸收物质有极强的选择性,ATP溶于水而不溶于脂质,因此无法透过细胞膜 误选B. 尽管ATP很不稳定,但是要水解一定要有酶的参与,而胃里面没有相应的酶。因此ATP在细胞外不会水解放能。 竞赛与高中生物的对应 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糖酵解(少量能量) 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三羧酸循环(同上) 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电子传递链(放出大量能量) 化学反应的一个基本原理 “意欲取之,必先予之” 化学反应的发生必须保证反应物有一定的能量,这叫做“活化” 糖类氧化也是这样,先要给葡萄糖分子一些能量才行 糖酵解过程(尽管考不到但是一定要记) 第一阶段(供能) 起始反应物葡萄糖 第一步 6-磷酸葡萄糖(加磷酸) 第二步 6-磷酸果糖 第三步 1,6-双磷酸果糖(再加) 所加的两个磷酸来自ATP,即消耗2ATP 第二阶段 (裂解) 第二阶段是将六碳化合物分解为两个三碳化合物,具体是: 1,6-双磷酸果糖 第四步 磷酸二羟丙酮、三磷酸甘油醛 第五步 1,3-二磷酸甘油酸(放出了4{H}) 这里的{H}是NADH的省略说法。具体下面再讲。 第三阶段(放能) 第三阶段是收获能量的阶段,具体是 1,3-二磷酸甘油酸 第六步 3-磷酸甘油酸(脱去一个磷酸) 第七步 2-磷酸甘油酸 第八步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第九步 丙酮酸(再脱去一个磷酸) 每脱一个磷酸都会有一个ADP接受这些磷酸变成ATP 糖酵解的统计 有一步氧化反应(3-磷酸甘油醛到1,3-二磷酸甘油酸) 放出了2个NADH(还原性氢) 生成了4个ATP(2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