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海南棕榈植物主要害虫防控技术演示幻灯片.ppt

海南棕榈植物主要害虫防控技术演示幻灯片.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医学学院应用教学课件

海南棕榈植物主要害虫及其防控技术; 棕榈植物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以热带美洲和亚洲热带地区为分布为中心。世界棕榈植物约210属2800多种,原产我国的有18属89种(含变种)。; 观赏价值 棕榈植物树形优美而秀立,树叶洒脱,花果妩媚,是热带景观的象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为行道绿化树、庭园观赏树、园林景观树等,是我国最有发展潜力的城市绿化树种之一。; 经济价值 棕榈植物中的椰子、槟榔是我国热带地区仅次于橡胶的两大经济作物。椰子,目前栽培面积约65万亩,年椰子果产值约5亿元;槟榔,目前栽培面积约71万亩,年槟榔果产值约16亿元,在热带地区(特别是海南)的经济发展中占着非常重要地位。; 但是,棕榈植物同其他作物一样,长期受害虫的困扰,据统计,世界上棕榈植物害虫有1000多种,仅椰子害虫就有880多种。我国棕榈植物害虫约有60多种。随着棕榈植物在我国的不断引种、试种与扩繁应用,棕榈害虫发生面积在不断扩大,而且日益严重,本文仅仅介绍几种主要的棕榈植物害虫及其防控方法。;1.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 (Gestro);危害症状:椰心叶甲成虫、幼虫均发生危害,主是危害棕榈植物未展开的心叶,致使心叶枯黄,类似火烧。; ; 椰心叶甲寄生蜂是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植所和椰子研究所在海南省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分别于2004年先后从越南和台湾引进的,目前各建立了寄生蜂天敌工厂一个,日生产寄生蜂均达到40-50万头。;;放蜂前;2.红棕象甲Rhyncophorus ferrugineus F.;3.二疣犀甲Oryctes rhinoceros L.;危害症状:二疣犀甲通常在棕榈植物的心叶处取食危害,咬坏心叶或叶柄,取食其汁液,留下撕碎的残渣,导致植株的生长点受破坏,受害的心叶抽出展开后呈扇形状,受害严重时树冠变小而凌乱,容易被风打断,影响植株生长。; 防治方法: (1)诱杀:根据雌虫的产卵环境,人为设置腐殖质,引诱其产卵,并将其卵杀死。 (2)生物防治:先用腐殖质和棕榈茎干将成虫引诱害虫产卵,然后施用绿僵菌杀死幼虫.;4.椰花四星象甲Diocalandra frumenti F.; 危害症状:成虫多在棕榈植物的茎干、叶柄、花苞、果蒂等基部的???口、裂缝中产卵,幼虫孵出后,即向四周幼嫩组织钻蛀危害,被害部位分泌出暗红色透明树脂。 防治方法:喷灌或涂抹触杀、内吸性杀虫剂,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5. 水椰八角铁甲Octodonta nipae(Maulik ); 危害症状:该虫危害与椰心叶甲较相似,成虫和幼虫主要在嫩梢、幼茎和未展开的心叶间取食危害,但其飞行能力比椰心叶甲差。受害叶片呈现褐色或灰褐色条斑,有皱缩、卷曲等现象,受害嫩梢容易发黄,严重时可导致植株枯萎 ; 防治方法: (1)化学防治:主要采用心叶悬挂药包或喷洒触杀性杀虫剂防治为主; (2)生物防治:我们研究表明,椰心叶甲啮小蜂对水椰八角铁甲蛹的寄生率可达到60%以上。;6. 橡胶木犀金龟Xylotrupes gideon ; 防治方法:利用灯光或发酵的果皮诱杀成虫,可取得良好防治效果。;7. 蔗土根天牛Dorysthenes granulosus Thpmson; 蔗扁蛾属于鳞翅目扁蛾属害虫,其寄主植物非常多,但也危害皇后葵、刺棒棕、袖珍椰子、玲珑椰子等棕榈植物。其幼虫活动能力极强,行动敏捷,蛀食植物的皮层、茎干和咬食新根。;;10. 油棕刺蛾Danna trima Moore;11. 蚧壳虫类;;12. 粉虱类;螺旋粉虱Aleurodicus dispersus Russell ;;13. 椰子瘿螨Aceria guerreronis; 棕榈害虫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制约着棕榈产业的发展,影响着整个热带、亚热带地区经济的增长,如果不能对其有足够的认识和实施有效的措施来阻止其蔓延危害,将给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因此,建议社会各届应对已经发生或正潜在危害的棕榈害虫引起足够的重视。;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