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资料]营养与健康 教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院校资料]营养与健康 教案

营 养 与 健 康 主讲教师: 第一章 健康概述 目的要求:了解现代健康观,现代体育健康观;掌握运动对个体健康的影响。 主要内容:1、现代健康观 2、现代体育现代健康观健康观 3、运动对个体健康的影响 教学重点:现代健康观和运动对个体健康的影响 教学难点:现代健康观 学时分配:2学时 授课方式:多媒体 第一节 现代健康观 一、概念 (一)体质的概念 指人体的质量,它是指在遗传和后天获得性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1、身体形态、生理、心理三者的关系:身体形态是体质的基础,生理功能、体能和心理是体质的主、客观表现;发展和提高体能可引起形态、生理功能的变化,对心理发展也起到促进作用。 2、体质的内容: 体格--包括生长、发育、体型、姿态、器官组织结构。 体能--生理功能、身体素质、基本活动能力。 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抵抗力、气候)、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健康的概念 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而是一种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健康的完好状态。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又是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它们互相联系又互相影响。这是世界卫生组织1948年下的定义,健康是基本的人权,达到尽可能地健康是全世界一项社会性的指标。 古老健康的概念以有无病为分界线,如果只是身体健康是不完全健康的中间状态,医学上称“第三状态”。 (三)健康的特点 1、指向健康而不是疾病,其内涵扩大了;2、涉及人类生命的生物、心理和社会三大侧面,突破了医学的界限;3、健康不仅仅是个体健康,还包含群体健康;4、生物、心理、社会形成了健康的三维立体概念,即三维健康观。 (四)健康的标志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10条健康标志: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而不感到紧张;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5、能抵抗一般感冒和传染病;6、体重得当,身体均匀,站立时头、肩、臀位置协调;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8、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9、头发光洁身自好,无头屑;10、肌肉、皮肤有弹性,走路轻松。 二、健康的分类 1、身体健康:无病、发育正常、有良好的食欲、睡眠、体态、面色、精神、消除疲劳快、日常活动正常。 2、心理健康:身体、智力、情绪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好;有幸福感;工作中有效率。 3、精神健康:①能与家人、朋友、伙伴协力合作 ②理解人生的意义、对生活充满希望 ③有正确判断能力 4、社会健康:—新陈代谢、生长发育、防御侵袭、免疫反应、修复愈合、再生代偿、世代繁殖等。 3、生活方式因素 是指生活习惯、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识,它受国家、民族、文化、经济、社会、风俗、规范特别是家庭的影响。我国死亡率44.7%与生活方式有关。其次是环境、生物学、医疗条件有关。根据国情要做到:心胸开阔、情绪乐观;劳逸结合、坚持锻炼;生活规律、定期检查;营养适当、防止肥胖;不吸烟、不酗酒;家庭和睦、适应环境;与人为善、自尊自重;爱好清洁、注意安全。 4、卫生保健设施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初级卫生保健内容:①保健教育 ②供给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 ③供给安全用水和基本的环境卫生设施 ④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 ⑤预防接种 ⑥预防常见疾病 ⑦采取适当治疗措施 ⑧提供基本的药物 四、高校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 1、神经官能症:如神经衰弱(兴奋与抑制失调)、强迫性神经症(不能自行克制观念意向和行为)、歇斯底里等。 2、情绪障碍:焦虑、抑郁反应。 3、性格障碍:狭隘与嫉妒、猜疑与忧郁。 五、理想的心理健康状态 1、热爱生活,善于享受生命。 2、胸怀宽阔,不为小事烦恼。 3、欲望适度,不为名利所累。 4、充满自信,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 5、情绪拨动不大,心境良好。 6、善于与人相处。 7、拥有健康的认知模式。 六、体育运动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 1、体育运动可培养大学生乐观、积极、开朗的心境。 2、体育运动可协调人际关系,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3、体育运动有利于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第二节 现代体育的健康观 一、自然科学体育的健康观 1、运动促进机体健康 2、运动促进心理健康 3、运动带来积极的生活方式 二、人文社会科学的体育健康观 表现在体育对人类生存意义价值的终极关怀,回到以人为本的真实世界;体育的社会观包括体育与社会的关系、体育内部制度、体育的社会功效等。 1、体育要面向全人类发展的根本需要 2、促进人类健康是体育的终极目的 思考题: 1、现代社会如何理解健康的概念? 2、影响健康的因素是什么? 3、试述在当前社会中运动缺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