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内务工作总结精选 .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销售内务工作总结精选

销售内务工作总结 ----柳州公司管理团队 2014年是柳州团队是颠簸的一年,却又是不断蜕变不断成长的一年。2014年,经集团领导的指导、兄弟公司的支持及柳州团队的不断奋战,2014年,柳州新厂老厂得已正常运行,新厂生产效率不断进步,物流车队合作有所突破。人员整合优化工作进度缓慢,人均效率较低,管理团队对生产问题解决能力不足导致生产效率低下,新老厂转换时间比较长,客户投诉反应大,产品质量不够稳定,管理团队缺乏激情且能力不足。 总体经营情况: 2014年度柳州漓源生产饲料吨,销售饲料吨,销售收入万元,其他业务收入万元,销售成本万元,三项费用万元。2014年度产量减少吨,销量增加了吨。但因产能不足、组织管理等问题,从兄弟公司共调料吨,影响利润508万元。 一、安全管理 全年共发生安全事故9起,其中造成人身伤害7起,500元以下医疗费用工伤6起,特大安全事故1起,总计直接经济损失万元; 编织袋起火的特大安全事故反映了厂区禁烟管理不到位,易燃物品管理不当。全年柳州漓源未认真实行员工安全提议相关会议,员工对自身所涉及的安全隐患无认知,对此11月份起,制定定期班组会议,会议内容之一为员工提案,开展此项工作以来,员工提议积极度较高。 2014年10月展开全面禁烟严格管理,严格执行集团禁烟管理规定以及编织袋管理规定,易燃易爆物品规范管理等专项整治全员禁烟禁火意识得到提高。建立定点吸烟区增加到4个点,全厂禁烟标识张贴,编织袋、废旧编织袋仓库整改,严格要求岗位操作规范化,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安全事故数据如下: 二、质量管理 产品质量 整体2014年产品质量不够稳定,发霉、粉超等问题层出不穷。不合格品比2013年多出吨,但由于产量与去年同比都有所增加,不合格品率有所降低。自查自纠率保持在95%以上。总体全年产品质量基本处于不稳定状态。 数据统计: 质量事故次数与2013年比较: 从图表看全年质量事故110起,相比2013年增加7起,共造成不合格品吨,质量事故中A类质量事故3起,B类质量事故15起,C类质量事故25起,D类质量事故63起。人为71起,设备故障39起。其中12月3日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因原料粉碎不合格,一楼未按工作流程对粉碎机进行检查和检测原料粉碎后粒度,共造成不合格品. 质量事故类别: 单位:次 从引发质量事故类别看,两个厂主要质量事故有:响亮电脑配料系统故障、小料投料错误、中控操作失误。 其中配料系统故障中老厂设备老化,经常突然死机及经常突然多下料;新厂的配料系统故障主要原因是试机投入使用,配料系统电器容易出现故障。 老厂中控、小料岗位人员操作不规范所致;新厂是对新设备不熟悉、而人员的重新组合,各岗位沟通不到位,导致9月至11月质量事故频发。后期经过重新梳理小料、中控、一楼流程,同时通过与设备不断磨合,人员的配合默契不断提高,也吸取了经验教训,12月分质量事故明显降低。 市场投诉情况 柳州新老厂2014年共接到真实投诉101起,其中A类投诉0起,B类投诉15起,C类投诉76起,D类投诉10起。投诉的类别主要集中在饲料发霉有51起,占总投诉的%,其次是含粉超标19起占总投诉的%。 1)粉超主要是生产鸭料质量不稳定,制粒工的选模、调压辊技能不强,鸭料模不够。 2) 饲料发霉结块集中在老厂体现,原因是: a) 客户在拉料回去的途中不盖篷布被雨水淋湿、暴晒造成发霉,占%。 b) 车间违规操作,一楼放料过快冷却不到位及冷却塔设备问题,占%。 c) 从分公司调料,篷布没有盖好导致雨水淋湿,占%。 d) 仓库漏雨,被淋湿饲料没及时发现挑出,造成流入市场,占%。 e) 制粒机下料口至冷却塔管道有锅巴料掉入,占%。 在以后的生产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头料、尾料的水分、料温的监控;另一方面提醒提货司机注意检查篷布是否有破损,雨天晴天均需加盖篷布,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效率 2014年全年生产了万吨,均月产量万吨,10月,新厂正式投产,11月新厂步入正轨,12月均班产提升至300吨。 生产效率分析 全年老厂两条线均班产未到达200吨,后仅开单线,品种更散,设备故障多,也未达到均线产100吨目标。新厂3条线仅12月份达到了300吨,但是整体趋势在逐步上升。 新厂所做出的改变非常大,三个班的努力下,岗位磨合越加默契,齐头并进的氛围越加浓烈,只有这样的改变才能促使每个人的进步,同时设备改造上,几乎所有不利于生产的因素都解决掉,大大提高的开机时间。 单品种效率分析 单位:

文档评论(0)

wdjp118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