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的主要传染病课件演示.ppt

  1. 1、本文档共2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医学学院应用教学课件

四、病理变化    最特征的病理变化是骨髓萎缩性,呈脂肪色、淡黄色或淡红色,常见有胸腺萎缩,甚至完全退化,充血,呈深红褐色。法氏蠹萎缩不明显,常呈一过性,外观呈半透明状。病情严重的全身肌肉、内脏器官苍白、贫血,肝、脾、肾肿大,褪色。心脏变圆,心肌、真皮和皮下出血。骨胳和腺胃固有层黏膜出血,严重的出现肌胃黏膜糜烂和溃疡。有的鸡有肺实质性变化。 五、诊 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须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病毒分离鉴定和血清学试验。其特征是病理组织学变化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身淋巴器官萎缩,肝脏是分离CIA的最隹材料,可接种到MDCC-MSB1细胞进行。血清学方法有病毒中和试验、免疫荧光法和间接ELISA法等,均可用于检测鸡血清或卵黄中的抗体。 六、防 治    本病无特异性治疗方法,通常采用抗生素控制继发性的细菌感染,但没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尤其对肉鸡的威胁很大,可降低饮料转化率和体重,所造成的损失相当大。如与其它免疫抑制性传染病相互作用所造成的损失更大,所以对该病的防治具有双重意义。加强检疫,建立健康种鸡群(包括后备种鸡和SPF 种鸡),并建立抗体检测制度,及时淘汰感染种鸡。在引种前,必须对CIA抗体监测,严格控制CIA感染鸡进入鸡场。同时要加强卫生防疫措施,防止CIA的水平感染。防止由环境因素及传染病导致的免疫抑制,及时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病和马立克氏病疫苗,可降低鸡体对鸡贫血病病毒的易感性。    目前,国外有2 种商品活疫苗,一是鸡胚传染性贫血活疫苗,对13~15周龄种鸡经饮水免疫,接种后4~5周产生抗休并可持续整个产蛋期,可使子代通过母源抗体获得保护。本疫苗不得在产蛋前3~4周使用,以防经蛋传播病毒。二是减毒传染性贫血活疫苗,经肌内、皮下或翅膀接种种鸡,免疫效果良好,但血清学阳性的后备种鸡群不宜使用本疫苗。 子项目十一 鸡减蛋下降综合症 鸡减蛋下降综合症是由禽腺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因在1976年首次被发现,特命名为鸡减蛋下降综合症(EDS-76)。其主要特征是当产蛋鸡产蛋量达至高峰时突然下降、蛋壳异常、蛋体畸形、蛋质低劣。 我国在1991年从发病鸡群分离到病毒,证实有本病存在,流行广泛,曾经给养禽造成巨大的损失。我国将其列入二类动物疫病。 五、诊 断   本病突然发生,传播快,成年鸡多发,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临床症状较为典型:张口呼吸,气喘,有干啰音,咳嗽时咳出带血的粘液。喉头及气管上部出血明显。根据上述症状及剖检变化可初步诊断为传染性喉气管炎,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查。 六、防 治    1、预防    (1)预防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平时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鸡舍通风,注意环境卫生,不引进病鸡,并严格执行消毒卫生措施。由于带毒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之一,故有易感性的鸡切不可和病愈鸡或来历不明的鸡接触。 (2)免疫预防。在本病流行的地区可接种疫苗,目前使用的疫苗有两种,一种是弱毒苗,系在细胞培养上继代致弱的,或在鸡的毛囊中继代致弱的,或在自然感染的鸡只中分离的弱毒株。弱毒疫苗首免在28日龄左右,二免在首免后6周,即鸡只70日龄左右进行,最佳接种途径是点眼,但可引起轻度的结膜炎且可导致暂时的盲眼,如有继发感染,甚至可引起1%~2%的死亡。因此所使用的疫苗必须严格按使用说明进行,并结合当地情况,同时做好兽医卫生管理工作。 2、治疗发病鸡群可采取对症治疗的方法 本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鸡群一旦发病,应及时隔离淘汰。病鸡群每天用高效消毒药进行至少一次带鸡消毒,同时投服泰乐菌素、红霉素、羟氨苄青霉素等抗菌药物,防止细菌继发感染,配合化痰止咳的中药,可缓解症状、减少死亡。 子项目八 禽传染性脑脊髓炎    禽传染性脑脊髓炎是一种由禽传染性脑脊髓炎病毒引起的主要侵害雏鸡的病毒性传染病,俗称流行性震颤。该病主要侵害雏鸡中枢神经系统,其主要特征为共济失调,头颈肌肉震颤和两肢轻瘫及不完全麻痹,母鸡产蛋量急速下降。虽然大多数鸡群最终感染病毒,但临床的发生率较低。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已证实在大多数商业化养禽地区存在本病。我国将其列入三类动物疫病。 一、病 原    禽传染性脑脊髓炎病毒(AEV)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病毒可抵抗氯仿、酸、胰酶、胃蛋白酶和DNA酶。在二价镁离子保护下可抵抗热效应,56℃1h稳定。 各病毒株对组织的趋向性及致病性虽有不同,但仍属于同一血清型。大多数毒株为嗜肠性,但有些毒株是嗜神经性的,此种病毒株对鸡的致病性则较强,能使雏鸡出现严重的神经症状。 二、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    自然感染见于鸡、火鸡、鹌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