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河流洪水预警预报技术方法与预报方案编制.PDF

中小河流洪水预警预报技术方法与预报方案编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小河流洪水预警预报技术方法与预报方案编制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第13届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 文章编号: 中小河流洪水预报预警技术方法与预报方案编制 2 1 1 梁犁丽,冶运涛 ,胡宇丰 ,李匡 (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北京中水科水电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北京 100038;2.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水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038) 摘要:中小河流预报预警技术方法是中小河流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将其分为集总式水文模型、 分布式水文模型、其他经验方法 3 种类型进行探讨后指出,集总式水文模型和其他经验方法目前在中小河流预报 预警实时作业中仍然占有重要位置,分布式水文模型具有应用潜力,但目前还不能大规模用于洪水预报业务;而 后分析了中小河流预报预警方案编制过程中资料收集、汇流时间确定、预报模型选择、参数率定、精度评定等关 键环节的主要内容,最后提出,中小河流预报预警方案要根据流域能够获得的雨量、水文、下垫面、洪水特性、 相似流域预报方案等资料情况综合考虑选择具体方法。 关键词:预报预警;中小河流;缺资料流域;水文模型;经验方法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志码:A 我国中小河流洪水灾害严重影响了区域国民经济发展,威胁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已经成为防洪 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和薄弱环节。目前,我国中小河流水文监测预报预警系统正在全面建设实施,建 立中小河流洪水预报预警模型方法库,编制预报预警方案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是加强中小河流治理、 完善防灾减灾体系的非工程措施之一。 我国中小河流大多位于山丘区,源短流急,洪水具有突发性强、历时短、汇流时间短、暴涨暴落 等特点,加上流域内水文(位)站点少、资料相对缺乏,决定了其洪水预报有效预见期短、方案编制 困难、方案精度评定有别于大江大河[24]。本文主要探讨中小河流洪水预报预警有效适宜的技术方法, 在分析预报预警方案建立流程的基础上,结合典型实例分析中小河流洪水预报预警方法应用过程中需 要关注的问题,旨在为我国中小河流洪水预报预警体系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1 中小河流洪水预报预警技术方法及其特点 中小河流洪水预报实质是缺资料地区的流域产汇流预报,其首要目的和任务是预警,通过观测和 预报的降雨,预报超过洪水预警阈值的发生时间、洪峰大小及出现时间;其次,是为了延长河系洪水 预报的预见期和提高预报精度,为防洪调度指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因此,要求中小河流洪水预报及 时有效,尽可能准确预报洪峰值及出现时间,最好能预报超出洪水预警阈值(如警戒水位/流量)的出 现时间、洪水持续时间 [1]。可用于中小河流洪水预报预警的技术方法按照反映流域空间变化的能力可 大致分为集总式水文模型、分布式水文模型和其他经验预报方法。 1.1 集总式水文模型 集总式水文模型(Lumped Hydrologic Model)是将全流域当作一个整体, 对流域参数 (变量)进行均化处理,对流域表面任一点的水文过程用简单的基于水文规律的方程加以 描述,本质上只能反映有关因素对径流形成过程的平均作用[25] 。常用的集总式水文模型有:Crawford 和Linsley(1966)提出的斯坦福模型,美国天气局Sittnr(1969)提出的API模型,日本菅原正巳(1974) 提出的Tank模型,Robert等(1979)提出的Sacramento模型,爱尔兰国立大学工程水文系研制的SMAR 153 模型,由丹麦理工大学动力工程学院的Nielsen和Hansen提出(1973)、水力研究所在实践中逐渐完善 的NAM 降雨径流模型,我国原华东水利学院赵人俊教授等(1980)提出的新安江模型等。 这些集总式水文预报模型大部分是概念性的降雨径流模型,将流域水文过程或雨洪转化过程概化 为几个关键环节:产流、坡面汇流、河道汇流、下渗、蒸发等,如新安江模型和 Tank 模型,相应的模 型参数也可分为产流、汇流、蒸散发参数等。集总式水文预报模型不考虑流域水文现象或要素的空间 变异性,模型参数是流域概化值,无实际的物理意义,通常不能实际测量,需要通过率定才能确定; 模型输入一般有降雨、蒸发(或气温)、流量等观测资料。 现有的集总式水文预报模型的主要优点有:1)参数少,率定相对容易;2 )模型简单,预报计算 速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