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物质的量复习20109
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 2011.8.9 讨论 定容时俯视或仰视刻度线,对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 俯视 仰视 溶质微粒数目的计算 例1. 500mL、0.5 mol /L的下列溶液中含NO3-数 目最多的是:_____;NO3- 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 是:_______。 A.硝酸钾 B.硝酸钡 C.硝酸镁 D.硝酸铝 例2. 等体积的0.125 mol /L的三种溶液Na2SO4、 MgSO4、Al2 (SO4)3中阳离子的个数比______ 阴离子的个数比_______。 练习1.在一定温度下,已知有关某饱和溶液的一些数据:①溶液的质量,②溶剂的质量,③溶液的体积,④溶质的摩尔质量,⑤溶质的溶解度,⑥溶液的密度。利用下列各组数据计算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能算出的一组是 ( ) A.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①④⑥ D.①③④⑤ 使眼睛与液面凹面最低点及刻度线保持水平,读取与液面凹面相切处的数据。 C = n V = m/M V = m MV ⑨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 ⑧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又加水 ⑦定容时俯视标线 ⑥定容时仰视标线 ⑤定容时加水过量用吸管吸出 ④未冷却至室温而注入定容 ③未洗净烧杯或玻璃棒 ②向容量瓶注液时少量流出 ①称取时间过长或用滤纸称放 C(mol/L) V(L) n(mol 引起误差的操作 3误差 判断 减小 不变 减小 减小 不变 减小 减小 不变 减小 不变 减小 增大 减小 不变 减小 不变 增大 减小 不变 减小 增大 不变 增大 减小 不变 不变 不变 根据 C = n / V 或(n = m / V)分析(以配制某浓度NaOH溶液为例,请同学们将C 的结果填入表中) 例5.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和酸碱中和滴定是中学化学中两个典型的定量实验。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配制1mol/L的稀硫酸标准溶液,然后用其滴定某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实验中所用到的滴定管.容量瓶,使用前均需要检漏; B.如果实验中需用60mL 的稀硫酸标准溶液,配制时应选用100mL容量瓶; C.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小 D.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即装入标准浓度的稀硫 酸,则测得的NaOH溶液的浓度将偏大; E.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终点时,溶液颜色从橙色变为红色 F.配制溶液和中和滴定的两个实验中,若在最后一次读数 均俯视读数,则导致实验结果都偏大。 ABD 5、误差分析: 1.称量时左盘高,右盘低 2.称量时称量物放在右盘,而砝码放在左盘 3.定容时仰视刻度 4.定容时俯视刻度 5.定容时液面低于刻度线 6.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标线,再补水至标线 7.定容后发现液面高于刻度线后,用滴管吸出少量溶液 误差来源:① 称量 ② 洗涤 ③ 定容 依据:计算公式 8.量筒量取液体药品时仰视读数 9.量筒量取液体药品时俯视读数 10.未等溶液冷却就定容 11.未洗涤溶解用的玻璃棒和烧杯 12.洗涤液未转入容量瓶中而倒入废液缸中 13.溶解过程中有少量液体溅出烧杯 14.量取液体药品后,将量筒洗涤数次并将洗液转入容量瓶 15.原容量瓶洗净后未干燥 16.容量瓶中含有少量的水 17.往容量瓶中加水时有少量加到瓶外 无影响 无影响 无影响 ④有关两种不同浓度溶液混合的计算 C3V3 = C1V1+C2V2 (混合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总和不变) 2.有关溶液反应的计算(看课本) 1. 溶液的稀释及混合: ①稀释前后溶质质量、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m1ω1=m2ω2 c1V1=c2V2 ②两种完全相同的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的体积是两 者简单的加和。 ③两种不同的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一般不是两者简单的加和,既溶液混合过程中有体积变化,计算题中常忽略,考察概念时不能忽略。质量可以直接相加。 3.在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溶质微粒数目的计算 C=n/V, n=CV依此式可作出如下推论: ① 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两种溶液,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相同。 若为非电解质,所含溶质的分子数一定相等。若为电解质,所含溶质的分子数不一定相等。要分清强电解质或弱电解质。 ②体积相同两种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浓度之比 ③浓度相同两种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 溶液中溶质微粒数的计算: ①非电解质溶液中溶质微粒数的计算 ②强电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松下录像机说明书AJD93MC.pdf VIP
- Part 1-2 Unit 1 Personal and Family Life 课件-中职高一英语(高教版基础模块1).pptx
- 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21).pptx VIP
- 2025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协管员招聘15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检查检验分级管理制度.docx VIP
- 《劝学》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docx VIP
- 边坡生态护坡技术规程(DB42-T 1355-2018).docx
- 学生安全课程课件.pptx VIP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PPT铭记历史砥砺前行.pptx VIP
- Panasonic松下OM_AJ-D250 使用说明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