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的开裂与预防(ppt).ppt

  1. 1、本文档共10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混凝土的开裂与预防(ppt)

从整体论方法看待 混凝土结构的开裂与防治 整体论与还原论 已故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中伟先生认为:科学思想分为两大派系,整体(综合)论与还原(分解)论,过去整体论用得最普遍——中医辨证施治可为一例。近代科研手段精进,还原论用得更为普遍。即将科研对象还原或分解到可能达到的最小单位,进行具体的量化研究,还原论对当代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的发展已产生很大作用,但缺点是分得愈细,愈易脱离整体和实际,因此无法从整体来全面有效地解决问题或认识事物的本质。 实现向整体论的范式转换,在结构设计者、材料工程师和施工人员之间建立起比现今要密切得多的工作关系,对于控制混凝土结构的开裂是非常必要的 概念一 裂缝是否可以避免? 混凝土体内存在微裂缝是绝对的,不可避免的;但表面出现可见裂缝是相对的,是可以避免的。 二、混凝土为什么会开裂? 混凝土发生开裂的基本原因 水泥混凝土易于开裂现象的本质,在于其粒子间的弱物理键作用,使其抗拉强度比抗压强度要小一个数量级甚至更多,而其微结构的不均匀性,以及在硬化早期因多方面原因的驱动形成的拉应力,则进一步使它更易于开裂,以及出现裂缝时间和部位的随机性。 沉降与泌水 易于出现沉降与泌水现象的其他因素: 早期:低气温季节浇注混凝土; 矿渣水泥中矿渣的粉磨细度较小; 近年:外加剂-水泥相容性; 水泥可溶碱含量过低; 拌合物的保水性。 原因二 混凝土的体积变形 1) 塑性收缩 2) 干湿变形 3) 温度变形 4) 自生变形 2)干湿变形 硬化混凝土与周围环境存在湿度梯度,引起水分向外蒸发或吸入,产生体积变形的现象。 早强水泥与早强拌合物 其中有一个使混凝土结构在早期开裂起主导地位的原因,那就是为满足现代高速施工所采用的高早强水泥及其混凝土拌合物。 P. K. Mehta. Building Durable Structures in The 21st Century. CI. Mar,2001 混凝土—混凝土结构 “分解论”评价方式造成误导 如上所述,结构混凝土出现开裂现象,是多方面且相互存在显著交叉作用的原因所引起,因此以分解论的理念为基础,检测干缩、自生收缩、温升或温差等单一参数,以及它们之间简单叠加的评价方法,都难以对其开裂趋势获得符合实际的评价结果。然而,基于混凝土开裂是内应力不断地累积超过了混凝土抗拉强度(更确切地,是断裂能)的结果,这种整体论的理念给我们寻求新的、较为合理的评价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三、混凝土开裂敏感度评价 避免混凝土早期的开裂是混凝土技术主要问题之一。全世界各处许多土木工程师和科学家工作的目的在于采用现代预测混凝土早期应力及其影响因素的概念,来代替早期纯粹以现场经验为依据的方法。 RILEM TC 119 单轴约束试验评价的局限性 单轴约束试验方法依然有其局限性,因为实际的结构混凝土并非仅受到单一的轴向应力;而且在浇注过程与捣实成型后不可避免地存在沉降、泌水造成的不匀质性,以及覆盖养护前表面失水引起的塑性收缩和开裂等一系列不可忽略的影响。 由此也可得出:正视一种检测评价方法的局限性,并区分各影响参数的主次,要远比追求检测精度的提高重要得多。 四、如何预防混凝土开裂? 预防混凝土开裂的工程实例 在德国慕尼黑大学将其研究成果应用于一座大桥近300m长的桥面板施工时,由于采取了下面一系列措施,使被称之为“加速试验场”(指受到兼具各种严酷条件作用的结构)的长桥面板连续浇筑后,没有出现任何裂缝。该混凝土设计与浇注的特点由Springenschmid汇总如下: 1)用单轴约束试验装置(RILEM TC 119方法)选择检测开裂温度低于10℃的水泥。 2)使用热膨胀系数小的骨料。 3)水泥用量低 (280kg/m3),加60kg/m3粉煤灰。 4) 要求90d龄期强度(40MPa),而不是通常的28d(约为34MPa)。 5) 混凝土的浇注温度要求在7~12℃之间。 6) 在施工期间,用日本Tanabe(1993年)开发的应力计量测初龄混凝土的内应力。 7) 通过混凝土浇注过程的控制,使约束尽量减小。 8) 混凝土成型后用湿毛毡覆盖1d,通过水蒸发达到冷却作用,然后改用隔热垫覆盖,尽量减小板内的温差。 9) 托架用模板是隔热的,以尽量减小白铁皮托架和桥面板很厚的中断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