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哈罗德·品特戏剧中替身的多重形式-江苏社科联
哈罗德·品特戏剧中“替身”的多重形式
哈罗德·品特戏剧中“替身”的多重形式
袁小华 李婧睿 杨晓华
内容提要 品特戏剧以其敏锐的洞察力直揭人性中美与丑的冲突。本文试图以“替身”理论为研究视
角,选取《归家》、《情人》、《往日》、《微痛》四部剧为代表,分析品特戏剧中不同人际关系下“替身”的多重表现
形式,揭示剧中混乱而异化的人际关系及其背后的原因。“替身”为品特戏剧的荒诞性和模糊性提供了合理
的解释,同时映射现实社会人们内心善与恶的斗争,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戏剧表现力。
关键词 哈罗德·品特 “替身”理论 《归家》 《情人》 《往日》 《微痛》
袁小华,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210094
李婧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科员 210016
杨晓华,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研究员 211135
与一般意义上理解的“替身”不同,文学理论中的“替身”有其独特的涵义。“替身”(doppelgänger/
double)概念源于德国浪漫主义文学,让-保罗·里希特(Jean-PaulRichter)最先在其小说《西本凯斯》
(Siebenkäs)中创造“Doppelgänger”一词,本意为“同行者”。“替身”在早期民间传说中是指自我的身
体图像。原始人类恐惧死亡会摧毁他们的“自我”,带走个体特性,因而他们构建了一种“身体-灵
[1]
魂”机制 ,将“自我”的影子、投射或者镜像视作灵魂的归宿,象征人的永生。随着“替身”的文学内
[2]
涵不断拓展、演变,到了现代,“替身”在文学作品中更多地代表着“死亡”,预示着主人公“身份的消
[3] [4]
逝”,旨在揭示人物面临的“伦理焦虑与混沌”。受“永葆青春的愿望”的驱动,主体试图杀死“替
本文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立项项目(项目编号:30920140132028)以及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
究项目“戏剧及影视艺术视角下的哈罗德·品特研究”(项目编号:11YJA752029)阶段性成果。
[1][3]Rosenfield,Claire.“TheShadowwithin:TheConsciousandUnconsciousUseoftheDouble”.Daedalus. 2(1963):
p.326,p.343.
[2]Rank.Otto,“TheDoubleasImmortalSelf”.BeyondPsychology.NewYork:DoverPublications, 1958.p.66.
[4]于雷:《替身》,〔北京〕《外国文学》2013年第5期。
· ·2017/5江苏社会科学
188
中外文学研究
身”,保护自身,但这事实上也是主体的“自杀”,因为在杀掉“替身”的同时他也伤害了自己“不同的
[1]
自我。”然而,不论“替身”的象征意义如何演变,文学作品中,“替身”的特质和表现形式总是大同小
异。一般说来,“替身”源于“主体”的分裂,具有阴暗、邪恶、隐秘、反社会等特点。二者分别代表“被
[2]
社会接受的常规人格”和“自由、无束缚、罪恶的自我外化”进行“善与恶的动态对抗。”而且,“替身”
[3]
最初往往以“主体”的双胞胎兄弟、追求者、诱惑者、拯救者、爱人等形象示人 ,随后逐渐壮大,开始
与原“主体”发生激烈的冲突,直至掌控、扼杀、代替“主体”。在与“宿主”的对抗中,如果“替身”成
功,那么作品中的主人公通常是与自身“个性的另一面”(alterego)发生冲突,历经全力对抗,接着承
认“替身”的存在,并且冒着极大的风险给予“替身”帮助与同情,最终“主体”与“替身”交换特性,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