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聊斋志异》
【模拟试题】
1.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 里胥(xū) 咫尺(zhǐ) 跬步(guǐ) 掇置(duō)
B. 向隅(yǔ) 厚赉(lài) 科敛(liǎn) 万椽(yuán)
C. 惭怍(zuò) 裘马(qiú) 蹄躈(qiào) 蹑迹(niè)
D. 竦立(sù) 觇视(zhān) 俨然(yǎn) 鬣毛(liè)
2. 下列划线词的音、形、义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猾黠(xié狡诈) 迂讷(nà不善于说话)
裨益(bì好处) 不啻(chì止)
B. 掭以尖草(tiàn撩拨) 俾入邑庠(bǐ使,xiáng学校)
靡计不施(mǐ无) 薄产累尽(lèi受累)
C. 癞头蟆(mó蛤蟆) 迄无济(qì至今)
成益愕(è愤怒) 遽(jù急忙)扑之
D. 冀有万一之得(jì希望) 成妻具资诣问(zhǐ到……去)
操童子业,久不售(考取) 唇吻翕辟(xīpì一张一合)
3. 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乃强起扶杖(qiáng)②填塞门户(sè)③日与子弟角(jué)
④驯养一虫(xùn)⑤抢呼欲绝(qiāng)⑥少间,帘内掷一纸出(jiàn)⑦伸颈摆扑(jìng)⑧油利挞(tà)⑨诏赐抚臣名马衣缎(zhào)⑩恩荫(yìn)
A. ①⑤⑧⑩ B. ②④⑥⑨ C. ③⑥⑦⑩ D. ②⑤⑧⑨
4. 下列句中“然”字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①然睹促织②成然之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④俨然类画⑤一癞头蟆猝然跃去⑥芙蕖则不然⑦公劳之曰:“若翁廉,吾辈得无苦贫乎?”皆曰:“然”⑧然后得一夕安寝
A. ①②④ B. ③④⑥ C. ③⑥⑧ D. ⑤⑥⑦
5. 下面句中划线词的意思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辄倾数家之产 一鸣辄跃去
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动辄得咎
B. 因责常供 令以责之里正
留待限期,以塞官责 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
C. 近抚之,气息然 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
一癞头蟆猝然跃去 儿渺然不知所往
D. 夫妻向隅,茅舍无烟 折过墙隅,迷其所在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负隅顽抗
6.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试使斗而才 ②成然之 ③辄倾数家之产 ④成以其小,劣之
⑤而高其直 ⑥益奇之 ⑦昂其直,居为奇货
A. ①/②③④⑥/⑤⑦
B. ①/②④⑥/③⑤⑦
C. ①⑥/②④/③⑤⑦
D. ①⑥/②④⑤/③⑦
7. 选出与下列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 )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A. 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
B.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C. 不患人之不知己,患不知人也
D. 古之人不余欺也
8. 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闻妻言,如被冰雪 昂其直,居为奇货
B. 覆之以掌,虚若无物 掩口胡卢而笑
C. 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虫跃去尺有咫
D. 探石发穴,靡计不施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9. 认真阅读课文,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成名原是“操童子业,久不售”,进献促织后,因祸得福,县宰“嘱学使俾人邑庠”,这种鲜明的对比,说明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始终围绕着人们的命运来写其心理变化。幼子投井自杀,成名夫妻“化怒为悲”,“相对默然,不复聊赖”,而发现儿子复苏,却仅仅是“心稍宽”,而“顾蟋蟀笼虚”,则“亦不复以儿为念”。这种反常的心理状态说明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