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2_0_0_7届高三第四次联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北2 0 0 7届高三第四次联考·语文试卷 武汉市江夏一中 赵孝云 提供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卷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卷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2006年《考试大纲》所规定的内容。 第I卷 (选择题 共36分) 一、(1 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露天/露脸 咀嚼/咬文嚼字 奴衍塞责/不塞不流 B·湖泊/漂泊 曝光/一曝十寒 屡见不鲜/鲜有其匹 c:屏障/屏除 地壳/金蝉脱壳 螳臂当车/安步当车 D·薄弱/单薄2 阿谀/刚直不阿 无色无臭/乳臭未干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艳羡 洞悉 画虎类犬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B·忖度 污诟 赴汤蹈火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C·描摩 发轫 摩肩接踵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反恐 缱绻 稳操胜卷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其中所收藏的埃及、希腊、罗马古文物不可胜数,所收藏的名画只有巴黎的罗浮宫可与其分庭抗礼。 B.你请我下个月到贵校作学术报告,我刚动过手术,行动不便,你这个不情之请让我很为难。 C.如果我们抱残守缺,在创作上不能积极创新,我担心有一天我们的孩子将把童话弃如敝屣。 D.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要善于动脑筋,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新浪网今天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等离子电视和钻石项链、高端手机和名牌服装之间,有超过四分之三的女性选择了前者,这说明女性更喜欢科技含量高的产品 B·剧组全体人员经过一个月的精心策划、埋头苦干,一部情节新奇、演员演技娴熟的二十集电视连续剧终于和广大观众见了面,观众对这部电视剧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C·因为手机携带方便,阅读手机小说又可以不论场所,所以手机小说便在世界许多地方的年轻人中迅速普及开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在手机那窄小的屏幕上阅读小说。 D.心理学认为,阅读不仅能使人增加知识和修养,而且还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性格,如喜欢阅读科幻小说的人,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喜欢刺激和冒险。 5.下列对报刊广告词的点评,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庭中医药》:健康在这里等候,生命在这里延伸! ——“等候”运用拟人的修辞格,写出了《家庭中医药》对人们健康的贴心关怀,“延伸”又化抽象的“生命”为形象,写出了《家庭中医药》对人们延年益寿的功效。 B.《法制文萃报》:好人得好报! ——一语双关,既紧紧扣住了法制类报刊的内容,鼓励人们向善向美,远离罪恶,又宣传了报纸的高质量,劝人订“好”报。 C.《现代家庭》:一册在手,一生牵手。 ——“一册”和“一生”构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现代家庭》的质量之高;同时,又强调了《现代家庭》能使家庭和睦,家人一生牵手的功用。 D.《人间方圆》:品人生苦辣酸甜,悟世间曲直方圆。 ——巧妙地把报刊的名称嵌入广告语中,构思精巧;对仗工整,既写出了《人间方圆》丰富的内容,又琅琅上口,易于宣传。 二、(1 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陆游与江西诗派之关系 学术界长期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陆游早年学诗于曾几,受江西诗风的影响,后来从军南郑,亲历战争生活,因而从江西诗派的形式主义影响中解脱出来,步入现实主义创作轨道。这种说法不能说没有一定的道理,诗人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和创作实践经验的日趋丰富,诗歌风格发生某些变化是稂正常的。但是,诗风发生变化并不等于完全抛弃了原来的诗学主张。 江西诗派众多诗人是严守某种统一的诗法规范还是具有各自的创作方法并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特点?江西诗派是一个凝固的诗人群体还是一个发展变化的群体?我认为,江西诗派自宗主黄庭坚起便倡导求新求变,如果说黄庭坚在元祜(包括之前)的诗歌作品具有瘦硬、奇崛、拗峭等特征的话,在其贬官黔等地及以后的作品,则更注重诗歌的平淡之美。黄庭坚在给他外甥、学生的书信中,不止一次强调应多读古人书,在广泛吸取前人文学遗产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自成一家。这种思想可以说贯穿了江西诗派的整个发展嬗变史。黄庭坚既讲法度,又推崇创新,二者并不矛盾,讲究法度并不等于死守法度,而应灵

文档评论(0)

li4555046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