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夫怨女——大龄未婚问题透视》张萍著.pdf

《旷夫怨女——大龄未婚问题透视》张萍著.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旷夫怨女mdash;mdash;大龄未婚问题透视》张萍著.pdf

[General Information] 书名=旷夫怨女——大龄未婚问题透视 作者=张萍著 页数=245 出版社=西安市: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2.10 SS号 DX号=000000361253 URL=/bookD etail.jsp?dxNumber=000000361253d=E 3F4F4414143EB0944C9F8E56F51F075 书名 版权 前言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旷夫怨女知多少——量的分析 一 我国大龄未婚人口概观 1性别构成:从一个难以置信的悬殊性比说起 2文化构成:女高男低的文化差 3地区分布:才女居大城、牛郎守穷乡的两极现象 4台湾及香港地区大龄未婚人口简况 5我国50岁以上“不婚人口”状况 6结婚年龄差及其对婚配的影响 二 我国城市大龄未婚人口的现状及特点 1男多女少,但相差没有镇、村悬殊 2高文化女性与低文化男性的“相对过剩” 三 介于城乡之间的我国镇大龄未婚人口的现状及特点 1男多女少,性比失调严重 2女性文化水平普遍高于男性,低文化男性“相对过剩” 四 我国县(农村)大龄未婚人口的现状及特点 1性比悬殊,男子难觅偶 2男女文化水平普遍低,男子文化愈低觅偶愈难 五 国外的大龄未婚问题 六 结论 第二章 未婚的原因 一 我国大龄未婚者未婚的原因 1人口性比的不平衡 2男女择偶标准的差异 (1)容貌与身材 (2)健康与年龄 (3)学历与职业 (4)性格与人品 (5)家境、民族与居住地 3爱情的机遇性 4“结婚适龄期”的错过 5独身风气的兴起 二 外国大龄未婚者未婚的原因 1传统婚俗的影响 2战争的影响 3未婚同居与独身风气的盛行 4男女择偶差异的影响 5城乡差异的影响 第三章 后果与出路 一 我国城市高文化大龄未婚女性的处境及其出路 1个人的成就与缺憾 2家庭的荣耀与忧心 3亲朋的敬重与“关心” 4单位的重用与外待 5社会的帮助与压力 6对策与出路 二 农村低文化大龄男性未婚的后果及其对策 1个人处境:生产与生活两难 2严重的社会后果 3对策与出路 结束语 图表目录 图1农村“八转亲”婚姻模型 表1我国28—49岁未婚人口状况 表2我国28—49岁男性未婚人口的文化构成 表3我国28—49岁女性未婚人口的文化构成 表4我国28—49岁未婚人口的地区分布 表51982年台湾地区30—49岁未婚人口状况 表61982年香港地区30—49岁未婚人口状况 表71982年中国大陆、台湾、香港30—49岁人口中的未婚比例 表81982年我国50岁以上“不婚人口”状况 表91982年我国50岁以上男性“不婚人口”的文化构成 表101982年我国50岁以上女性“不婚人口”的文化构成 表111982年我国50岁以上男性“不婚人口”的地区分布 表121982年我国50岁以上女性“不婚人口”的地区分布 表131982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人口平均初婚年龄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