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语文必修三第四专题“寻觅文言津梁”专题测试.docVIP

苏教语文必修三第四专题“寻觅文言津梁”专题测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测评 一、基础知识(18分) 1.A.骸(hái )骨 生机盎(àng)然(huì)争荣 峨冠(guān)博带 Bchuǎn) C.徇私(xùn) 刀俎 (zǔ) 文采斐然( fěi) 责无旁贷(dài) D.肖(xiào)像 发酵(jiào) 越俎代庖(páo) 吃里扒外(pá) 2.A.松弛 殷忧 永保无疆 顾名思意 B.拖沓 狼藉 省吃减用 未雨绸缪 C.矜持 渲泄 大行不顾细谨 莫衷一是 D.遒劲 泾流 刎颈之交 计日程功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今年“五一”节,我去北京旅游,竟与十年不见的老同学在颐和园 B.去年试制工作遇上难题,大家提出了种种解决方案,可 C.领导干部必须严格自律,公正清廉,别人才能 D.另一种人以为传统象文物,文物唯古是尚,应该保护其 4.下列句子表述失误,有语病的一项是 (湖南07届十校联考)( ) A.古今中外圣贤的意义是什么呢,就是用他们生活的历练,总结出来一些对我们有意义的道理,圣贤永远都不是那个砖头一样的典籍。前不久备受海内外媒体关注的中纪委第七次全会对2007年的反腐倡廉工作作出了部署,胡锦涛总书记到会做了重要讲话在赖昌星走私集团案件的审理过程中,以及有关的罪犯服刑之后,他们的合法权益都受到了保护,他们的人格也都得到了尊重。、(2分)反面乌托邦的启示 王蒙 据悉,自完成著作历时六十七年以后,叶·扎米亚京的长篇小说《我们》终得在自己的 祖国苏联公开发表。我国出版的《当代苏联文学》一九八八年第四期译载了这篇一九二四年即用英语出版了的作品。其实,早在两年前,此书即以作者“萨姆雅丁”的译名,与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和阿道斯·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一起,由花城出版社出版了,是为“反面乌托邦三部曲”。 反极权,是三本书的不谋合的主题。西方所谓的“反极权”概念里,包含着一些什么样的解释和暗示,包含着哪些合理的忧虑与或有的不着边际的偏见,本文暂不涉及。至于“权力”本身所具有的二重性,所可能生发的负面影响,则是我们也不应忽视的具有切肤之痛的问题。否则,就不会有马克思列主义的经典命题了。 重要而有趣的是“反面乌托邦”概念本身。我们已经习惯了历史乐观主义,乃至把这种历史乐以主义简单化一一变成简单机械的历史进化主义。即简单地认为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后天比明天好。因此,“畅想未来”就是我们用来鼓舞情绪的良方。在渴望现代化、痛感处境落后的今天,人们更是恨不得一个跃进、一个起飞就能摆脱过去进入未来。我们认定,未来是解决了今天困扰我们的一切矛盾的极乐世界。未来意味着肯定的进步和幸福,过去意味着一片黑暗,而现在的意义在于通过牺牲和奋斗迎接未来。 而反乌托邦的思路则提醒我们,未来也可能是坏的,今天的一切未必事事胜过昨天,而明天的一切也未必事事强似今天。技术的日益先进,社会秩序的高度规范,优化原则的普遍贯彻,社会机制的高度效率化,都可能反过来变成人类的对立物,都可能使人变成技术、秩序、效率的控制物与牺牲品。三部小说不约而同地、各有特色而又大同小异地为我们勾画出一幅幅可怕的、令人作呕的图景。 《美丽新世界》里,纪元二五三二年的人类是由“中央伦敦孵育暨制约中心”来“培育”的,这个中心的工作原则即“美丽新世界”的基本原则是“共有、划一、安定”。“九十六个划一的孪生子,操作九十六架划一的机器”,而且,他们正在创造由“一个卵巢”“生产”一万六千零一十二个孪生子的新纪录。在《一九八四》里,则写到生活在一九八四年一个超级大国里的人民。他们的电视机兼有接收电视广播与监视它的观众两方面的效能。人们的一举一动都处于统一的监视之下。其结果是人人必须戴上假面具,隐藏自己,讲假话。作品是一九四八年写的,里面把“一九八四”当作反面乌托邦成为事实的年期。在《我们》里,生活在地球上建立“统一王国”的第一千个年头的人们,被编成了符号和数码。他们的一举一动,包括婚配和做爱,都是按照“王国”的无所不包的时刻表通知单来进行的。 三部小说的共同倾向包含着对“现代化”的极端焦虑。工业化、合理化、优选化、标准化、统一化等等,会不会在带来效率、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增长、“经济起飞”的同时,也带来对人生、对个性、对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的幸福的某种戕害呢?三位作家以相当夸张乃至乖戾的语调做了肯定的回答。虽然这只是“小说家言”,而小说毕竟只是小说。我们甚至还可以说,文学家天生会有一种想入非非的、脱离实际的、追求经对个性与自由而非组织、非秩序、非社会的倾向,但这些书的描述、这些回答仍然既严肃又沉重,既刺激人的神经又引人思索。即使从整体上我们不能也不愿接受他们的枭鸟式的预言,我们仍然有必要耐着性去读一读、想一想,从中得出清醒、更有远见的结论。 (1988年12月 有删改) 1.阅读全文,解释“

文档评论(0)

li4555046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