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第02讲 火成岩的成分及其分类.pptVIP

[专业课]第02讲 火成岩的成分及其分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业课]第02讲 火成岩的成分及其分类

* * * * d 适用于 火山岩 3. 国际地科联推荐的定名方案 Q 石英 碱性 长石 A P 斜长石 F 似长石 60 20 10 60 火成岩TAS分类图(IUGS, 1989) 以全岩的主要化学为定名依据,更加适合隐晶质的火山岩 (Q+K-fs) (Q+Pl) (K-Fs) (Pl,K-Fs) (Pl+Am/Py/Ol) 火山岩可根据斑晶类型简易定名: 4. 岩浆岩划分类别小结(补充超镁铁质、镁铁质、长英质) 产状 结构 成分(SiO2含量/wB%) 酸性 (66) 中性 (66-53) 基性 (53-45) 超基性(45) 色率 淡色 中色 暗色 代表矿物 Qtz, K-fs, Na-Pl Na-Ca Pl, Amp Ca-Pl, Py Py, Ol 侵入岩 显晶质 花岗岩 闪长岩 辉长岩 橄榄岩 喷出岩 火山熔岩 半晶质 流纹岩 安山岩 玄武岩 苦橄岩 多孔状 浮岩 火山渣 玻璃质 黑曜岩、松脂岩、浮岩 火山碎屑岩 粗粒 集块岩 中粒 火山角砾岩 细粒 凝灰岩 本章重点掌握的知识点 岩浆岩化学成分与矿物成分的主要特点和相互关系; 岩浆岩的分类体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章 岩浆岩的成分和分类 化学成分 矿物成分 化学成分与矿物成分的联系 分类命名 第一节 岩浆岩的化学成分 1.一般特点 化学成分是影响岩石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岩石一切变化的内因; 元素含量有高有低, 主量元素(major elements),一般含量0.1%;微量元素(trace elements);小于 0.1% (1000 ppm) 主量元素O、Si、Al、Ti、Fe、Mn、Mg、Ca、Na、K、H、P等,占整个火成岩总重量的 99.25%; 微量元素:Rb,Sr,Ba,Zr,Nb,Ta,Hf,La,Ce,Sm 2. 岩石化学成分的测试方法 X 射线荧光光谱 法 (主量元素) X-ray fluorescence (XRF) (2) 中子活化法 (微量元素) 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is (NAA) (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 (微量元素)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 (AAS) (4)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微量元素)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emission spectrometry (ICP-ES) (5)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微量元素)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 3. 表示方法 氧化物的质量百分数 (weight percentage of oxide) 举例 SiO2, Al2O3 单位 ( unit ) 国内:WB% 国际:Wt % 主量元素 微量元素 元素的质量 百万分数 (part per million of element mass) 举例 Zr, Hf, Y 单位 ( unit ) 国内:μg/g 国际:ppm 成分 (氧化物) 地幔 (Ringwood, 1975) 大洋壳 (Ronov, 1976) 大陆壳 (Rudnick and Gao, 2003) 岩浆岩 (Clarke, 1992) 花岗岩 (Le Maitre, 1976) 玄武岩 (Le Maitre, 1976) SiO2 45.2 49.4 60.6 59.12 71.84 49.97 TiO2 0.71 1.4 0.7 1.05 0.31 1.87 Al2O3 3.54 15.4 15.9 15.34 14.43 15.99 FeOT 8.45 10.1 6.7 6.57 2.75 10.70 MnO 0.14 0.3 0.10 0.124 0.05 0.20 MgO 37.48 7.6 4.7 3.49 0.72 6.84 CaO 3.08 12.5 6.4 5.08 1.85 9.62 Na2O 0.57 2.6 3.1 3.84 3.71 2.96 K2O 0.13 0.3 1.8 3.14 4.10 1.12 P2O5 - 0.2 0.13 0.299 0.12 0.35 4. 影响因素-a地球的层圈和成分 氧化物质量 WB% 4. 影响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