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11《师说》测试(3)(新人教版必修3).docVIP

语文:3.11《师说》测试(3)(新人教版必修3).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师说》测试题 一、 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3.彼与彼年相若,道相似 4.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5.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6.惑而不从师 7.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8.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9.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10.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11.而耻学于师 12.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二、 解释下列加粗的虚词 惑而不从师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吾从而师之 而耻学于师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师不必贤于弟子 小学而大遗 不拘于时,学于余 则群聚而笑之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如知此,则列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申之以孝悌之义 三、 翻译下列句子 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悠然亭记 (明) 归有光 余外家世居吴淞江南千墩浦上。表兄淀山公,自田野登朝,宦游二十馀年,归始僦居①县城。嘉靖三十年,定卜于马鞍山之阳、娄水之阴。 忆余少时尝在外家,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今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牖常见之。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靖节之诗,类非晋、宋雕绘者之所为。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不独一时之所适。见天壤间物,中无留滞,何往而不自得?余尝以为悠然者实与道俱。谓靖节不知道,不可也。 公负杰特有为之才,所至官,多著声绩,而为妒媢②者所不容。然至今朝廷论人才有用者,必推公。公殆未能以忘于世,而公之所以自忘者如此。 靖节世远,吾无从而问也。吾将从公问所以悠然者。夫“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靖节不得而言之,公乌得而言之哉?公行天下,尝登泰山,览邹峄,历嵩、少室间,涉两海③,入闽、越之隩阻④,兹山何啻泰山之礨石⑤?顾所以悠然者,特寄于此!庄子云:“旧国旧都,望之畅然。虽使丘陵、草木之缗⑥,入之者十九,心犹畅然。况见见闻闻者也?”予获侍斯亭,而僭为之记。 (选自《明清散文》) 注释:①僦(jiù)居:租房。②妒媢:妒忌。③两海:这里指东海与南海。④隩(ào)阻:深险难行之地。⑤礨(lěi)石:大石。⑥缗(mín):在这里指杂芜。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盖去县三十里 去:距离、相距 B.不独一时之所适 适:适意、舒适 C.而中无留滞 中:中间、里面 D.予获侍斯亭,而僭为之记 僭:谦词,超越本分 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旧国旧都,望之畅然 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B.①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 ②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C.①盖去县三十里 ②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 D.①又于屋后构小园 ②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淀山公“悠然”的一组是( ) ①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 ②所至官,多著声绩。 ③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牖常见之。 ④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 ⑤公行天下,尝登泰山,览邹峄。 ⑥公殆未能以忘于世,而公之所以自忘者如此。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归有光叙写了自己的表兄淀山公罢官后随遇而安,建筑庭园,修建悠然亭,颇有归隐园田的思想情趣。 B.淀山公现居的马鞍山与泰山的一块大石无异,他现在面对此山与曾经游览泰山等名山的心态,是同样悠然的。 C.淀山公有才能,罢官后,朝廷仍然认为他可被重用,但是他自己却已忘怀,纵情于山水之间。 D.作者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写自己的表兄淀山公罢官里居、悠然自得的生活。这种选取生活中的小事来表现人物的方法在作者的另一篇文章《项脊轩志》中也表现出来。 5.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4555046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