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011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诗(4).docVIP

语文:2011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诗(4).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诗(4) 1.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东 溪 梅尧臣[来源:K]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1)这首诗的第二句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2)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是名句,元代方回赞为“当世名句”,清代纪昀赞为“名下无虚”。它的妙处在哪里呢?请你作简要赏析。(4分) 答案:(1)第二句流露出诗人悠闲与留连山水之情(从“发船迟”可看出)。(2分) (2)三.四两句,写“看水”时所见岸旁之景,作者不仅抓住最有特征的景物,而且写出新意。(或:每句前四字写景,后三字写意,边写边议,景中有意,意中有情)第三句“凫眠”是水乡人所共见的,而“闲意”则由作者的想象与感觉来。第四句写岸边老树,春深着花。这也是乡村常见之景,但说它“无丑枝”,是作者的新意(或:有双关的含意)。(4分) 2.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7分)[来源:K] 明发房溪二首(其一) 杨万里 青天白日十分晴,轿上萧萧忽雨声。 却是松梢霜水落,雨声那得此声清。 ⑴诗中哪一个字能概括全诗的意境特点?为什么?(3分) ⑵这首诗的叙写曲折有致,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⑴“清”。( 1分)一个“清”字,不但晶莹澄澈,而且还带着泠泠清韵,呈现出清幽澄明的境界。(2分)[来源:高考%资(源#网KS5U.COM] ⑵晴天突然听到雨声,意外转折引起悬念。(1分)诗人却把晴日雨声的谜底在第三句直接挑明,然后又在这基础上,回过头去将“霜水”声与一般的“雨声”作比较,逗出第四句来。(2分)这就使诗意多了一层曲折,诗境也显得更为深邃。(1分) 3.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文后的问题。 积雨辋川庄①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②。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③,松下青斋折露葵。 野老④与人争席⑤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注】①辋川庄:王维在终南山中隐居之地。 ②.饷东菑:给在东边田里干活的人送饭。菑,本指已经开垦了一年的田。③朝槿:即木槿,落叶灌木,夏季开花,朝开暮落,故又称朝槿。④.野老:自称。⑤.争席:争座位,表示彼此融洽无间,不拘礼节。 (1) 清人沈德潜说:本句之妙,全在“漠漠”、“阴阴”二字,,去上二字,乃死句也。怎样领会他说的“妙”与“死句”的含义? (4分) (2) 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4分) 答案:(1) 清人沈德潜说:本句之妙,全在“漠漠”、“阴阴”二字,,去上二字,乃死句也。怎样领会他说的“妙”与“死句”的含义?(4分) 答:“漠漠”、“阴阴”写出“水田”与“夏木”的情状。“漠漠”形容水田薄雾蒙蒙,在这样的氛围里“飞白鹭”景色才美;“阴阴”形容夏天树林茂密,在这样的密林中黄鹂的色彩才显得悦目,声音才显得动听。 (2)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4分) 答:在这首诗中,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和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合、情景交融的意境,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 4.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6分) 孤 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试以第二、四联中任意一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3分) 答: 2.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4555046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