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猫的传染病演示幻灯片.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症状] 本病在犬,主要侵害鼻窦和额窦,通常都由鼻腔外伤或发生肿瘤后感染发病,鼻孔流出粘脓性分泌物,有的混有血液,打喷嚏。X射线检查可见鼻窦、额窦骨骼增生损坏。 在猫主要损害支气管和肺脏,出现咳嗽、发热,肺部! 射线检查可见大量结节性坏死。有的发生肠型,表现腹泻、体温升高和精神沉郁,一般都是混合或继发性感染。 [实验室诊断] 本病临床上不能做出诊断,确诊必须进行实验室检查。 涂片镜检刮取肺脏、鼻窦和鼻腔分泌物等病料置玻片上,加1 滴生理盐水,盖上盖玻片,镜检可见顶囊膨大,分生孢子梗不分枝,小梗与分生孢子的排列及色泽特征。 (2)分离培养取病料接种葡萄糖蛋白胨琼脂上,室温或37-45℃培养,菌落初呈白色绒毛样,3-4天后为中心呈烟绿色。接种卡贝克培养基上培养,菌落呈绒毛状或直立气生菌丝丰富;初产生白色分生孢子或带蓝色或呈绿色,老龄菌落呈黑褐色。 [治疗与预防] 与隐球菌病相同。 第十节毛癣菌病 本病主要包括由石膏样毛癣菌引发的粉末型毛癣菌病和由舍恩莱毛癣菌引起的黄癣两种,都是犬、猫重要的皮肤真菌病。毛癣菌病的临床症状、流行特点与孢子菌病基本相同,往往都在皮肤真菌病中一起介绍。 [病原及流行病学] 1、病原 石膏样毛癣菌包括亲动物性的粉末型和亲人性的绒毛型两种,犬、猫感染的是前种,广分布于世界各地。含菌病料在显微镜下于皮屑中可见到分格菌丝、关节菌丝,孢子排列成串,无荧光。制片镜检,可见细分格菌丝和多量梨形或棒状的小分生孢子,偶见有结节菌丝和大分生孢子(绒毛状菌落);也可见到螺旋状、球拍状或结节状菌丝,小分生孢子呈球形,常呈葡萄串状,有少量大分生孢子(粉末状菌落), 2、培养特性 本菌在葡萄糖蛋白胨琼脂上常出现两种菌落,粉末状菌落:表面呈粉末样显黄色,中央见有少数白色菌丝团,布满培养基,背面呈棕红色;绒毛状菌落:表面有密而短齐、色雪白的菌丝,中央有乳头状突起,边缘整齐,背面呈棕黄色。舍恩莱毛癣菌,又称黄癣菌。在含菌病料中于毛上呈毛内型菌丝,于黄癣痂上充满粗细不一的孢子,于皮屑及甲屑中呈少量菌丝及偶有成链孢子。制片结构镜检,菌丝粗而有膨胀突起,呈现胞浆浓的分枝菌丝,并有大量厚壁孢子。本菌在葡萄糖蛋白胨琼脂上生长良好,通常有两种菌落:亚洲型生长慢,呈蜡状光滑致密,有脑回样皱褶,边缘有放射菌丝;欧洲型菌落生长快,隆起,有皱褶,表面不正,呈淡黄或淡棕色。 此外,马毛癣菌和疣状毛癣菌只感染犬,引发皮肤真菌病。 3、传播特征 本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孢子菌病基本相同。 (1)本病的发生、流行与气候、季节、年龄、性成熟和环境卫生、营养状况密切相关,温暖、潮湿季节比寒冷、干燥季节高,但犬的毛癣菌病一年四季均可感染发病,其高峰多在11至12月间;犬、猫毛癣菌病的发病率在皮肤真菌病中比率较低,猫仅占1%左右;幼小、体弱和营养不良的犬、猫容易感染发病;成年犬、猫机能和免疫功能发育成熟,如皮肤局部皮脂和汗腺分泌的肪酸等都能抗击毛癣菌的感染。 (2)多数毛癣菌十分亲动物,动物与动物直接或间接接触都能感染,病的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皮屑、结痂、断裂皮毛及渗出物散播而污染环境、空气、土壤、用具等进一步传播。 (3)本病典型的症状为:病变部呈圆形向周围扩展,呈圆形、椭圆形或弥散形,局部有鳞屑、脱毛,或形成结痂;慢性的出现局部皮肤大块损伤并伴有皮屑而呈隆起状,有的形成结痂,痂皮下若有细菌感染则成脓癣。 [鉴别诊断要点] (1)伍氏灯在暗室里照射检查病料(毛发、皮屑、痂皮或活体病损部)时,无荧光出现。 (2)病料镜检时,石膏样毛癣菌于皮屑中可见分隔菌丝或关节菌丝,孢子成串排列,无荧光;舍恩莱毛癣菌于病毛上可见毛内型菌丝,于黄癣痂皮上布满孢子,于皮屑和甲屑中有少量菌丝;疣状毛癣菌,在皮屑中可见成串排列孢子。 (3)制片镜检时,绒毛状菌落制片,石膏样毛癣菌可见细的分隔菌丝和多量梨形或棒形小分生孢子,无螺旋菌丝和大分生孢子;粉末状菌落制片,可见螺旋状菌丝、球拍状和结节状菌丝,小分生孢子呈球形,并聚集成葡萄串状,有少量棒状大分生孢子。舍恩莱毛癣菌,可见菌丝膨胀出现突起,粗细不一,形状成分枝状,不见大、小分生孢子。 (4)培养特征:石膏样毛癣菌菌落呈绒毛状,菌丝整齐、白色、中央突起的菌落;黄癣菌菌落呈粉末状菌落,可见粉末状,黄色菌落。 [治疗与防制] 治疗时,先剃去癣斑周围的被毛,用5%煤酚油涂搽癣痂,清除痂块,先涂搽1:10发烟硝酸无水羊毛脂,以后涂搽1:20发烟硝酸无水羊毛脂;也可用10%水杨酸和雷硝辛软膏、10%膏或10%碘酊等,一般2-3周可治愈。 本病的防制,主要加强平时的环境卫生,对引进动物应隔离检疫(伍氏灯照射检查)并隔离观察!1个月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