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第五章心血管系统疾病.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第五章心血管系统疾病

第五 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炎性疾病----风湿病、感染性性心内膜炎、心肌 炎等 血管性疾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等 肿瘤性疾病---少见 心肌病 先天性心脏病 与呼吸系统有因果关系的疾病—如肺心病 继发性高血压 (secondary hypenension) 3、器官病变期 ①出血量较大时,可因压迫脑,阻碍正常脑脊液循环,继发弥漫性脑水肿,进而形成脑疝致死。 ②当出血量大而急时,可反射性引起全脑血管痉挛,急性脑缺血缺氧而迅速死亡。 ③如果蛛网膜下腔出血在脑底聚积,可直接压迫脑干的延髓生命中枢而导致死亡。 病理变化: 肉眼观:蛛网膜下腔见红色、暗红色出血,脑脊液红染,出血可呈局限或广泛的分布,常在脑底部、脑沟、脑池等处积聚。血液可流入脑室,脑水肿及脑疝。 镜下观:蛛网膜下腔充满大量红细胞,软脑膜血管充血,中性白细胞渗出等。 大脑出血 多发生在基底神经节和丘脑。 多为单发的大块状出血,血块内可见残存脑组织。 出血灶周脑组织高度水肿并伴有多数点状出血。 出血侧脑体积增大,脑回变平,脑沟变窄。中线结构移位。 形成扣带回疝及海马沟回疝。 镜下:出血区内仅见少数残留神经组织,边缘部分可见反应性增生的神经胶质细胞,24-36小时出现胶质细胞增生,小胶质细胞出现增生反应。大约第7天出现含铁血黄素。 猝死机制 出血破入脑室,特别是第三、四脑室,脑脊液循环障碍,颅内高压 血肿逐渐扩大构成占位性病变,颅内压急剧升高 脑干出血可直接破坏或压迫生命中枢 小脑出血及桥脑出血易向软弱的第四脑室破入 中脑出血可阻塞导水管 大块形脑出血可同时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脑缺血。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 局部脑组织由于血液供应减少或缺乏而发生坏死或软化。 脑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脑血管炎等 脑栓塞:心源性栓子,非心源性栓子。 脑动脉血栓形成占脑血管异外50%,发生猝死者少。栓塞性脑梗死常突然发生,猝死发生率相对高。 [案例] 某女,23岁,工人,平素身体健康。某日晚玩笑中被人用双手轻轻扼其颈部时,突然面色苍白、倒地、出汗、瞳孔散大、呼吸浅慢、脉搏微弱以至消失,神志丧失,全身瘫软而死。尸检除见心脏扩张及急性心力衰竭征象外,各器官无致死性病变,全身无机械性暴力致死痕迹。毒物检验阴性。 经详细调查排除他杀后 根据死前临床表现及作用部位,鉴定为抑制死。其发生机制可能是刺激颈动脉窦,引起反射性迷走神经兴奋致心脏骤停 (二)主要动脉的病变及后果 主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形成,破裂可引起大出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 颈动脉及脑动脉粥样硬化——脑萎缩、脑梗死、脑出血; 肾动脉粥样硬化——肾组织梗死, AS性固缩肾; 四肢动脉粥样硬化——间歇性跛行、萎缩、干性坏疽; 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肠梗死、麻痹性肠梗阻。 (一)心绞痛(angina pectoris) 概念: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缺血、缺氧所造成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心前区疼痛或压迫感,可放射致心前区或左上肢,持续数分钟,用硝酸酯制剂或稍休息后能缓解。 发生机制:心肌缺血、缺氧——代谢不全的酸性产物或多肽类物质堆积——刺激心脏局部神经末梢——传至大脑,产生痛觉。 (2)心肌梗死: 概念:指心肌持续缺血导致的心肌坏死。 分类: 按时间:急性心肌梗死(AMI) 陈旧性心肌梗死(OMI); 依范围:心内膜下、厚层和透壁性梗死; 按形态: 凝固性坏死 收缩带坏死 肌溶性坏死。 原因 心肌梗死的部位与闭塞的冠脉供血区域是一致的。 50%:左心室前壁、心尖部及室间隔前2/3 约25%:左心室后壁、室间隔后1/3及右心室 左心室侧壁较少,则相当于LC的供血区域。既可单发,也可多处同时或先后发生心肌梗死。 肉眼观察 AMI形状不规则,失去正常光泽而呈苍白色, 8~9小时后呈黄色或土黄色,干燥、质较硬; 第4天在梗死灶周边出现明显充血、出血带; 2~3周后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而呈红色; 约5周以后逐渐被瘢痕组织取代,呈灰白色,称为陈旧性梗死。 光镜: 2h:心肌纤维拉长呈波浪状及嗜酸性变, 3h:出现肌浆凝聚, 4h:肌纤维核消失, 6h:梗死灶内及灶周有中性粒细胞反应, 2~3周:纤维结缔组织长入灶内, 5周: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