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自然灾害事故应急与救助方法 - 副本.ppt

[医药卫生]自然灾害事故应急与救助方法 - 副本.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药卫生]自然灾害事故应急与救助方法 - 副本

应急预防雷电 7.高大建筑物上必须安装避雷装置,防御雷击灾害。    8.在户外不要使用手机     9.雷雨天尽量少洗澡,太阳能热水器用户切忌洗澡。 雷电对人体的伤害 1、电流伤:电流迅速通过人体,导致人体肌肉、脏器损伤,严重者可导致心跳、呼吸停止 2、电烧伤:雷击时产生高温、火花,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烧伤 平卧、灭火,必要时行心肺复苏,积极转运至医院抢救 电影连连看 《2012》 《唐山大地震》 《后天》 《哥斯拉》 《神秘代码》 《变形金刚》 《我是传奇》 《黄石公园》 《超强台风》 《2022大海啸》 《天地大冲撞》 《38℃》 地质灾害 灾害性天气 水文灾害 生物灾害 当我们面对自然灾害 --全球性极端气候异常与自然灾难说明了什么?2010年8月 近几年以来,当我们连续遭遇海啸、地震、飓风、暴风雪、大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同时,又遭遇sars、禽流感、疯牛病、艾滋病等全球大面积传染病。加之,人类核武器军备竞赛愈演愈裂,潜藏着更多毁灭人类生存不安全因素愈来愈多。在这些天灾人祸面前人类从未能向今天这样严重地思考:我们是如何进入到一个全球化环境“非安全”的灾变时代?尽管人们内心中积累了许多疑惑,但是在环境问题愈来愈严重情景下,人们对发生在全球气候异常而屡次遭遇强烈自然灾害后果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它迫使人们不得不进行深入研究,其结果表明:21世纪人类进入环境“非安全”的灾变时代。自然迫使我们重新思索,如何使人类在地球下继续的生存下去?如何重新学会保护环境,避免自然灾难侵害,诸种原因强迫我们学会了,必须学习与思考——重新建立与自然和谐的关系,这成为21世纪中最为重要实践课题。 * 防止新侵害 震后,余震还会不断发生,环境还可能进一步恶化,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稳定下来,设法脱险 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 搬开身边可移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 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 不要随便动用电源,水源,不要使用明火 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后及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 不要乱叫,保持体力,用敲击声求救 迅速脱险 从危房中撤出,到开阔的地方去 临走时要灭掉明火,关闭煤气开关,切断电源和火源 在有关人员指挥下,撤离教室或公共场所,防止拥挤造成伤害 不要轻易回到危房中,谨防余震威胁 尽快与家人团聚并按震前家庭计划行动,或与服务处所联系,到规定的疏散地点避震 地震灾害—如何互救 互救原则 1、先多后少—先救埋人多的地方 2、先近后远—先救近处被埋人员 3、先易后难—先救容易救出人员 4、先轻后重—先救轻伤强壮人员 5、先救医务人员—增加抢救力量 地震灾害—如何互救 寻找被困人员:有组织、讲方法、避免盲目图快 1、问 2、听 3、看 4、探 5、喊 询问震时在一起的亲人朋友,了解被埋人员地点及当地具体情况 仔细侦听被埋者的呼救声和呻吟声 仔细观察有无外露的肢体、血迹等 探寻废墟间隙及其他可能有被埋者的地方 呼喊被埋者姓名,细听有无应答之声 地震灾害—如何互救 科学救援,避免蛮干 1、被困人员无法救出时:做好标记、提供水源食物、等待救援 2、先暴露头面,通畅呼吸,暴露胸腹,发现窒息者及时心肺复苏 3、妥善固定坍塌物,避免营救中再次坍塌 4、对于有活动障碍的要考虑是否存在脊柱损伤、骨折等,搬运过程中主要固定、保护,避免二次损伤 地震时处理特殊危险 燃气泄漏时: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千万不要使用明火,震后设法转移 遇到火灾时: 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要匍匐、逆风而进 毒气泄漏时: 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不要向顺风方向跑,要尽量绕到上风方向去,并尽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应注意避开的危险场所 生产危险品的工厂危险品 易燃、易爆品仓库等 地震灾害—震后注意事项 1、震后做好卫生防疫 2、注意饮食卫生 3、注意余震的发生 注意饮食和个人卫生 搭建和居住防震棚要注意防火 按规定服用预防药物,增强身体抵抗力,防疫灭病 灾害应急和人员急救 1、地震灾害 2、台风/龙卷风灾害 3、泥石流灾害 4、雷击灾害 台风(又称飓风) 台风(或飓风)是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热带气旋。随着发生地点、时间和叫法不同。 ①印度洋和在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包括南中国海范围内发生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比如在东亚、东南亚一带就称为“台风”    ②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的热带气旋则称“飓风”。也就是说,台风在欧洲、北美一带称“飓风”,   ③在菲律宾被称作“碧瑶风”    ④在孟加拉湾地区被称作“气旋性风暴”    ⑤在印度半岛被称作“热带气旋”    ⑥在澳洲被称作“畏来风”,    ⑦在墨西哥人则称之为“鞭打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