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总复习语文基础训练:第一册第一单元(附详细教师解析).docVIP

高中总复习语文基础训练:第一册第一单元(附详细教师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册 基础训练一 第一单元 第Ⅰ卷(选择题,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百舸(ɡě) 青荇(xínɡ) 漫溯(shuò) 浪遏飞舟(è) B.漪沦(yǐ) 残羹(ɡēnɡ) 罗绮(qí) 叫嚣(xiāo) C.跫音(qiónɡ) 慰藉(jí) 雾霭(ǎi) 挥斥方遒(qiú) D.深邃(suì) 憩息(qì) 倾圮(pǐ) 枯槁(ɡǎo) 答案:D 解析:A项“荇”读音为“xìnɡ”,“溯”读音为“sù”;B项“漪”读音为“yī”,“绮”读音为“qǐ”;C项“藉”读音为“jiè”。 2.下列选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寥廓 峥嵘 斑斓 荒芜 B.哽咽 窗扉 炫耀 霹雳 C.桂冠 枉然 峻峭 废墟 D.惆怅 佝偻 攀援 暄响 答案:D 解析:“暄响”应为“喧响”。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作者通过对一些细节的描写,表现出了对尘世幸福生活的向往。 B.要研究徐志摩,就要力争阅读徐志摩的全部论著才能出成果。 C.普希金的《致大海》把大海作为一种精神的象征,歌颂它的奔放和崇高。 D.余光中的很多诗作都告诉我们,海峡绝对阻挡不了两岸人民渴望祖国统一的愿望和心情。 答案:A 解析:B项句式杂糅,要么说成“要研究徐志摩,就要力争阅读徐志摩的全部论著”,要么说成“研究徐志摩,只有力争阅读徐志摩的全部论著才能出成果”;C项不连贯,后句可改为“跳动着俄罗斯奔放的脉搏”;D项搭配不当,去掉“和心情”。 4.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②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③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④阴恶的天气喧腾起来吧,激荡起来吧。 A.比喻 拟人 呼告 对偶 B.对偶 比喻 拟人 呼告 C.呼告 对偶 拟人 比喻 D.对偶 比喻 呼告 拟人 答案:B 解析:从句子的内容和形式上很容易作出判断。 二、(6分,每小题3分) 阅读《错误》一诗,完成5—6题。 错 误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5.对这首诗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节仅两句就勾勒出“游子”与“深闺”的主题,以“莲花的开落”比喻时间的更迭。 B.“东风不来”是“三月的柳絮不飞”的原因;“跫音不响”是“三月的春帷不揭”的原因。点明了闺中人在等人这一主题。 C.第二节中的第三句点明了时间——向晚,地点——青石的街道,充满了浓郁的江南气息。 D.“美丽的错误”这一矛盾的诗句,是全诗的“诗眼”。既引人同情,又保持了全诗的婉约之美。 答案:A 解析:A项“莲花的开落”是“我打江南走过”引起的,是指少妇由希望到失望的过程。 6.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鉴赏,错误的一项是( ) A.“莲花”“柳絮”“春帷”“窗扉”都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常出现的意象,形成了浓厚江南文化的气息,使诗歌具有古典美。 B.第二节以连续几个比喻刻画了少妇寂寞、闭锁、清幽闲适的心境。 C.第二节极力渲染少妇在春光时节的等候和期盼。其实,春天早已来了,但因为人没有回来,所以在她的眼中“柳絮不飞”“春帷不揭”,春天因人物的感情而失去了光彩。 D.结构上,首尾呼应,把情境寓于故事情节中。 答案:B 解析:B项少妇如此盼归人,不可能有清幽闲适的心情。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沁园春·长沙》上阕,完成7—10各题。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7.下面对画线句的赏析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画线句用语精当,极富表现力,如“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漫”字写出了江水溢满之状,“争”字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 B.诗人站在橘子洲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4555046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