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一语文]登上地球之巅万
登山三阶段 写作背景 学生快速默读 思考:1、用简洁的语句概括本文内容。 本文写了中国人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壮举。 2、复述课文。 课堂小结:? “无限风光在险峰”,正是因为有了英雄们的挑战地球之巅的壮举,珠峰——一个令万千人顶礼膜拜的圣地,一个令旅游者心驰神往的盛境,才向世人展示了她的神秘与伟岸。重温往事,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人类征服自然的脚步走得更稳健、更深远。 攀越冰裂缝 屈银华 王富洲 贡 布 认识三位登顶的英雄 写法探究(一):本文叙事,详略得当,说说文章重点写了什么?为什么要详写? (1)详写征服“第二台阶”的经过。因为这一“台阶”被外国探险家认为是不可逾越的,1924年英国赫赫有名的登山家马洛里和欧文就是在这一带失踪的。中国登山队员逾越“第二台阶”表现了他们坚强的意志和大无畏的精神,表现了他们团队协作的精神。 (2)详写刘连满同志宁可自己牺牲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的事迹。表现他舍己为人的自我牺牲精神。 美丽的珠穆朗玛峰的景色 恶劣的自然环境 写法探究(二):找出文中描写自然环境的语句或段落,然后对它们进行分类,进而分析这两类不同的自然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 给人美的享受,在阅读的紧张之余心情得到放松;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烘托了人物的伟大、美好形象。 写出了登山队员面临的巨大困难,更能表现他们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第是14和15自然段,表现了刘连满同志具有崇高的集体协作精神和自我牺牲的优秀品质。 文中主要有哪些段落是心理描写?对人物的塑造有什么作用? 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与括号中的词语比较,说说有什么不同。 为了尽可能减轻背上负担,他们一两一两(一件一件)的计算,抛弃了一切暂时不用的物品,只携带氧气筒,防寒睡袋,铅笔,日记本,电影摄影机和一面五星红旗…… 刘连满因为过度疲劳,体力已经非常衰弱,每走一两步就会不自觉地摔倒,但他缓慢地站起来,仍然一偏一倒(一步一移)地坚持往前走着。 “一两一两”是从重量方面写,“一件一件”是从数量方面写。 “一偏一倒”写走路不稳,“一步一移”写坚持前进。 阅读第15-17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刘连满感到死神向他逼近,他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判断?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刘连满留下一封短信的用意是什么?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 作者是通过哪些描写生动地表现出登山的艰难? 登山英雄是靠什么来克服重重困难的? 在严重缺氧的情况下昏睡,身体又过度虚弱,随时会死亡。 怕战友回来时不知道给他们留下了氧气;表现了他舍己为人,为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 通过“贡布”没几分钟就累得直不起腰和屈银华“走了两三步又滑回原地”的描写来表现。 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团结合作和牺牲精神。 从这些感人的情节中,你看到了年轻的中国登山队员那些优秀的品质? 自我牺牲、团结协作、大无畏的精神。 延伸拓展 一次成功的实验 一位教育家来到一所小学,请校长找来三个学生,让他们做个游戏。 这位教育家从提包里拿出一个瓶子,又取出三个系着绳子的小铅锤。他把瓶子放在地上,把三个小铅锤分给三个学生,让他们拿着绳子头,先后把铅锤放到瓶子里。 他对三个学生说:“这个瓶子是一口井,不过现在井里没有水。你们手里拿着的铅锤代表你们自己。井口很窄,一次只能上来一个人。”说完,他又问:“记住了吗?”三个学生齐声回答:“记住了。” 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他一边灌,一边喊:“危险!快上来!一……二……” 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三”字刚出口,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 教育家问这个女孩:“你刚才跟他俩说了什么?” 女孩如实的告诉了他。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教育家又问。 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这位教育家激动地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他对校长说:“这个实验我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把瓶子弄倒了。今天,我的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 中国首登珠峰成功的(右起)王富洲、贡布(藏)和屈银华 自1960年5月25日中国藏族登山队员贡布和汉族队友王富洲、屈银华把五星红旗插上了珠穆朗玛峰,创造了人类首次从北侧山脊登上地球之巅的伟大壮举后,截至2003年5月的43年间,中国健儿已经14次登临“地球之巅”,先后共有61人次把的足迹留在地球之巅。全世界共有1000多人到达过她的顶峰,但同时也有近200名勇士长眠于珠穆朗玛的冰雪世界里。 假如你成功地登上珠穆朗玛峰,站在珠穆朗玛峰项上,你会有哪些话要说的呢? * * * * * * * * 绵延的喜马拉雅山群峰 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