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害虫演示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蔬菜害虫;成虫 体长12~20mm,翅展45~55mm,体黑色,胸部密被白色及灰黑色长毛,翅白色。雌虫前翅前缘和基部大部分为黑色,顶角有1个大三角形黑斑,中室外侧有2个黑色圆斑,前后并列。后翅基部灰黑色,前缘有1个黑斑,翅展开时与前翅后方的黑斑相连接。雄蝶体略小,翅面的黑色部分也较少,前翅的2个黑斑仅前面的1个明显。;卵 竖立呈瓶状,高约1mm,初产时淡黄色,后变为橙黄色。 幼虫 共5龄,体长28~35mm,幼虫初孵化时灰黄色,后变青绿色,体圆筒形,中段较肥大,背部有一条不明显的断续黄色纵线,气门线黄色,每节的线上有两个黄斑。密布细小黑色毛瘤,各体节有4~5条横皱纹。;蛹 长18~21mm,纺锤形,体色有绿色、淡褐色、灰黄色等;背部有3条纵隆线和3个角状突起。头部前端中央有1个短而直的管状突起。背中线突起呈屋脊状,在胸部的特别高,成一角状突起;腹部两侧也各有1个黄色脊,在第2、3腹节两侧突起成角。 ;(二)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清洁田园 2.生物防治 3.2%Bt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加0.1%的洗衣粉或少许化学农药,可提高药效。) 施用颗粒体病毒,以每公顷750头感染病毒而死的虫尸,研磨处理后加水30~60kg稀释,加0.1%的洗衣粉喷雾。 3.化学防治 常用药剂有20%氰戊菊酯乳油、2.5%功夫乳油(三氟氯氰菊酯)、25%辛硫磷乳油、5%抑太保(定虫隆)乳油、25%灭幼脲悬浮剂、1.8%阿维菌素乳油。;二、小菜蛾 (一)形态特征;;卵 椭圆形,稍扁平,长约0.5mm,宽约0.3mm,初产时淡黄色,有光泽,卵壳表面光滑。 幼虫 初孵幼虫深褐色,后变为绿色。末龄幼虫体长10~12mm,纺锤形,体上生稀疏长而黑的刚毛。头部黄褐色,前胸背板上有淡褐色无毛的小点组成两个“U”字形纹。臀足向后伸超过腹部末端。 ;蛹 长5~8mm.初期淡黄绿色,接近羽化时变褐色。腹部2~7节背面两侧各有1小突起,肛门附近有钩刺3对,腹末有小钩状臀刺4对。蛹体包裹在白色薄茧中。;(二)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合理布局、清洁田园。 2.物理机械防治 诱杀成虫 应用人工合成的菜蛾性诱剂诱杀雄虫。每公顷用90-120个诱芯。 3.生物防治 3.2%Bt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加0.1%的洗衣粉或少许化学农药,可提高药效。) 在自然寄生率高的田块,保护和转移菜蛾绒茧蜂(有些地区用米蛾和粉斑螟作为菜蛾绒茧蜂的繁殖寄主)。;4.化学防治 常用药剂有2.5%溴氰菊酯乳油、20%氰戊菊酯乳油、2.5%功夫乳油(三氟氯氰菊酯)、25%辛硫磷乳油、50%巴丹可湿性粉剂、1.8%阿维菌素乳油。对抗药性强的菜蛾可使用5%抑太保(定虫隆)乳油、25%灭幼脲悬浮剂、2.5%菜喜(多杀菌素)悬浮剂。;三、食叶夜蛾类(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甘蓝夜蛾) (一)形态特征 1.甜菜夜蛾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10~14mm,灰褐色,前翅中央近前缘外方有肾状纹一个,内方有环形纹一个,肾状纹约为环形纹的1.5~2倍。外缘线由1列黑色三角形斑组成。 卵 馒头状,块产,表面有白色鳞片状的覆盖物。;3.甘蓝夜蛾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15-25mm,翅展30-50mm,翅和身体为灰褐色,复眼为黑紫色,在前翅的中间部位,靠近前缘附近有一个灰黑色的环状纹和一个相邻的灰白色的肾状纹,后翅灰白色。;幼虫 体长40mm左右,体色多变,受气候和食料影响而在黄、褐、灰间变化,体表腺体色泽分明,背腺两侧有多个倒“八”字形纹,在1、2龄时前两对腹足退化。;(二)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铲除杂草,合理轮作,平整土地,秋、冬耕翻土壤,消灭越冬蛹。 2.物理机械防治 (1)诱杀成虫 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和趋化性,用黑光灯和糖醋液进行诱捕,或用胡萝卜、甘薯、豆饼等发酵液加少量敌百虫进行诱杀。 (2)人工采卵和捕捉幼虫 3种夜蛾的卵成块,易于识别,3龄前的幼虫多群集在叶面为害,结合田间管理摘除叶背的卵块或分散前的初龄幼虫。;3.化学防治 常用药剂有10%氯氰菊酯乳油、25%辛硫磷乳油、50%巴丹可湿性粉剂、1.8%阿维菌素乳油、5%抑太保(定虫隆)乳油、5%锐劲特(氟虫腈)悬浮剂。;四、菜螟 (一)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约7mm,翅展15-20mm,前翅灰褐色或黄褐色,翅面上有3条灰白色波状横纹,中间有1条深褐色肾状纹,纹的四周为灰白色,后翅为灰白色,外缘稍带褐色。;卵 椭圆形,扁平,长约0.3mm,出产时淡黄色,逐渐出现红色斑点,孵化前为橙黄色。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12-14mm,头部黑色,胸部淡黄色或淡黄绿色,体背面有5条深褐色纵纹。 蛹 长约7-9mm,黄褐色,腹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