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学动态学I分子内振动能的重新分配-Eduwest
18. 化学动态学 I.分子内振动能的重新分配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系 胡 英
18.1 引 言
《物理化学》14.Ⅲ已对分子动态学作了初步阐述。简要介绍了实验
方法,主要有分子束散射、红外化学冷光和激光诱导荧光等;也讨论了
理论方法,特别是用经典力学,在位能面上求解哈密顿方程,得到态态
反应轨迹,进行统计平均后,可得基元反应的反应截面σ (uAB)和速
AB,R
率常数k ,也可利用含时薛定谔方程进行量子力学研究。1986 年,李远
哲、赫希巴赫(Herschbach D R)和波兰尼(Polanyi M)一起获得诺贝尔奖,
是对此前分子动态学的成就的总结。1980 年代后期至今,分子动态学又
取得长足的进展,特别是埃及美国科学家泽维尔(Zewail A H)完成了一
系列重要的实验,导致了飞秒化学(femtochemistry)的诞生。这些实验主
要采用了超短激光脉冲技术,信号短到只有几十个飞秒( fs,10−15 s ) ,而
原子中的振动周期典型地说也是几十个飞秒,这就使我们能通过实验来
全面地追踪化学反应,包括如何越过过渡状态。现在已可以这样说,由
于泽维尔和其他许多科学家的努力,实现了飞秒级的分辨,化学家与时
间的赛跑,从观察反应历程的细节来说,已经达到终点。泽维尔因此获
得 1999 年的诺贝尔奖。
对于任一个态态反应来说,有三个最基本的问题:(1)分子内振动能
的重新分配(intramolecular vibrational energy redistribution, IVR) 。当反应
分子被激光激发获得能量后,能量往往集中在某一振动模式上,它是怎
图 18-1 位能随反应坐标的变化
(a) A +BC ,(b) ABC ACB ,(c) ABC A +BC
18–2 18. 化学动态学 I.分子内振动能的重新分配
样重新分配到其他振动模式上的呢。
由于只有反应坐标上的振动能越过
过渡状态变为产物,参见图 18.1(c),
这种重新分配对反应至关重要,本章
即重点讨论这一问题。(2) 由反应物到
产物的状态分辨,态态反应的速率。
(3)过渡状态的本性。这后两个问题参
见图 18.2,将在下面两章展开。上面
图 18-2 反应物越过过渡状态变为产物
两章介绍的过渡状态理论、RRKM 理
论等,都是统计理论,显然,只有当 IVR 快速而完全时,能量才在各个
振动(包括转动)状态上随机地分布,只有这时,反应速率才完全决定于
能量和角动量,导出的k (E ) 才有意义。而如果反应速率比 IVR 要快,
则初态在决定反应速率和产物分布上将有更大甚至决定的权重,上述
k (E ) 就将失去价值。另一方面,各种理论都假设了有过渡状态存在,
它具有极短的寿命,小于皮秒( ps,10 −12 s ) ,它所涉及的距离比一个键距
还小,理论还假设一旦越过就不再返回,而事实究竟如何。这些问题的
最终解决,我们才能说对基元反应有了比较透彻的了解。
要解决上述问题,关键在于提高时间分辨率,要达到皮秒-飞秒的
级别。超短激光脉冲使我们有可能解决这一问题,结合激光诱导荧光技
术,现在已能在皮秒-飞秒的时间间隔中来直接观察反应。本章将首先
对皮秒-飞秒实验技术作简要介绍,然后讨论 IVR 的实验方法、理论依
据和结果。
18.2 皮秒-飞秒级化学动态学实验技术
《物理化学》14.8 介绍的交叉分子束散射实验方法是研究双分子基
元反应的基本方法,对于单分子反应,则可使用单个分子束乃至静态反
应池。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观察在皮秒-飞秒时间间隔中的变化。回顾研
究跟踪快速反应的历史,早在 1949 年,Norrish R G W 和 Porter G 就开
创了闪光光解技术,以后又发展了快速混合法特别是中止流动法,温度
压力突然变化的化学松弛法等,参见《物理化学》7.11,它们的时间分
辨率也不断提高,但是到了飞秒级,只有闪光光解技术独步于竞赛行列。
其关键是 1960 年以后激光技术的应用,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利用远程相关测定低频低丰度15N的化学位移随着-分析测试中心.PDF
- 利用讯号产生器与频谱分析仪来量测RF放大器的非线性特性.PDF
- 利用过采样增加SARADC的动态范围-AnalogDevices.PDF
- 利益相关者间的谈判与企业治理结构经济研究.PDF
- 制作泛用於微机电制程之奈米孔隙元件暨材料及其表面亲水性修饰.PDF
- 利用飞秒激光直写实现透明介电材料中三维微纳结构的-物理学进展.PDF
- 制冷剂流动方向对微通道蒸发器房间空调器性能-南京师范大学学报.PDF
- 制备含丙烯醯胺甘醇酸之螯合树脂并应用於吸附铜离子之研究.PDF
- 制备掺杂镓铝氧化锌陶瓷靶材以射频磁控溅镀系统沉积透明导电薄膜.PDF
-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诊断X射线设备和附属装置的生产使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