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川西杂谷脑冰碛物中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成因.PDF

川西杂谷脑冰碛物中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成因.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川西杂谷脑冰碛物中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成因

第29卷 第 3期 第 四 纪 研 究 Vol.29, No.3  2009年5月 QUATERNARY SCIENCES May,2009 doi:10.3969/j.issn.1001-7410.2009.03.009 文章编号  1001-7410(2009)03-484-10 川西杂谷脑“冰碛物”中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成因 ① ② ①③ 王 萍  邱维理  张 斌 (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 100875; ① ② 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 摘要  对四川理县杂谷脑“冰碛物”的地层结构进行了观察,对河湖相地层中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进行了分析。 综合研究表明,所谓杂谷脑晚更新世“冰碛物”是由泥石流、崩滑塌堆积物、堰塞湖沉积和河流相砂砾石层构成的多 成因“混杂”堆积,湖相地层中发育的强烈褶皱和断裂是河岸陡壁岩石崩塌滑落导致古堰塞湖沉积物发生软沉积变 形的结果。软沉积变形构造包括卷曲构造、液化泥块、阶梯状微断裂、球枕构造、火焰构造、落石沉陷构造、环状构 造、同生断层和大型褶曲等。一次崩滑塌事件的典型沉积层序由崩塌体、不规则接触面和下伏的河湖相变形地层 所组成。沿杂谷脑河上游发现的一系列大型崩塌褶曲构造以及伴生的多种典型的液化变形构造,指示可能是地震 活动触发了群发性的崩塌、滑坡灾害事件。 主题词  堰塞湖 软沉积物变形 崩塌体 震积岩 杂谷脑河 中图分类号   P931,P315.2    文献标识码  A   杂谷脑河位于四川西部的邛崃山北段东坡,在 右的古地震事件或古气候的突变相关联。 汶川汇入岷江,为岷江上游最大的支流。自20世纪 2008年汶川 80级地震后,地学工作者对地震 [1] [2] [3] 破裂过程和地表破裂特征等开展了工作,并取得了 40年代开始,杨怀仁 、罗来兴等 和李承三等 就对岷江流域的古冰川遗迹开展了调查。根据冰蚀 大量的研究成果[7~16]。在对地表破裂带进行调查 地貌和泥砾沉积特征,把杂谷脑地区冰川作用分成 的同时,我们对龙门山-岷山断裂带附近的河、湖相 了5次冰期和4次间冰期,其中杂谷脑冰期为最后 地层及其变形进行了追踪,除在震中区观察到本次 一期冰期,由混杂堆积的“泥砾”和“纹泥”构成的 地震产生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外,在岷江上游河谷 “冰碛物”(冰积物)堆积于理县县城上游约 1km的 中的古堰塞湖沉积中还发现了大量的软沉积物变形 杂谷脑(镇)附近,其中,发育的巨型褶皱、断裂构造 构造。这些变形构造可分为两种规模:一种是变形 [3] [4] 幅度多在几厘米至几十厘米的小型振动液化变形构 是冰川运动的结果 。唐邦兴等 对杂谷脑地区 构成河流阶地的“冰碛物”进行了观察,认为“冰碛 造;另一种是变形幅度达几米至几十米的大型褶曲 物”实际上是由河流冲积层、泥石流堆积、冰川纹泥 构造。其中,杂谷脑的褶曲幅度可达30余米。对岷 和滑坡、崩塌堆积物所组成的混杂堆积,对“冰碛 江上游叠溪地区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研究表明, 物”中的石英颗粒进行的扫描电镜分析结果显示, 这些发生于晚第四纪古堰塞湖沉积中的液化变形构 [5] 造与区域断裂活动引发的强烈地震活动密切相 其表面特征不支持冰川成因。刘勇等 对杂谷脑的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