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翅目检疫性害虫演示幻灯片.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演示文稿演讲PPT学习教学课件医学文件教学培训课件

蛹 体长1.3—2.3mm,宽0.5—0.75mm,椭圆形,腹部稍扁平,浅橙黄色,有时金黄色,最后变深褐色。 发生规律和习性 在美国南部一年发生6—10多代,在佛罗里达州完成一代约需15—30d,世代重叠明显。各代雄虫羽化稍早,成虫多数在上午羽化,成虫至少可飞行lOOm。成虫取食花蜜,羽化后24h后即可交配产卵,雌虫在叶上刺孔取食和产卵,雄虫利用雌虫刺破的刻点取食,雌、雄虫还可取食露水和花蜜。卵期2—5d,幼虫3龄,在叶片或叶柄内取食并造成隧道,在24C以上时,幼虫期4—7d,30~C以上,死亡率增加,3龄幼虫取食量为l龄的9.4倍,为2龄的4.5倍。幼虫老熟时咬破表皮爬出落在土中化蛹,在20—30℃时,蛹期7—14d,成虫寿命约15—30d,雌虫寿命稍长于雄虫。该虫寄生性天敌约15种左右,主要有潜蝇茧蜂Opiusdimidiatus、绿姬小蜂Chrysocharisoscinidis等,在夏季控制能力较好;美国得克萨斯州还有真菌Pseudoperonos poracubensis和Sphaerotheca fulgna,对种群有一定控制作用。 传播途径 以卵和幼虫随寄主植物及其繁殖材料、带叶的瓜果、豆类及其作为铺垫物、填充物、包装物的叶片,或蛹随盆栽植株、土壤、交通工具等远距离传播。 检疫和防治 1.来自疫区的瓜果、豆类及其它寄主(不含种子)必须实施检疫。发现虫情,在OC条件下冷藏几周,各虫态均可被杀死。新鲜的卵抗性强,应在温室条件下保持3—4d,孵化后在0℃下冷藏l一2周可杀死幼虫。 2.药剂防治中效果好和较好的有乙酰甲胺磷、毒死蜱(乐斯本)、杀灭菊酯、巴丹、二氯苯醚菊酯、安绿宝,有一定效果的有乐果或氧化乐果,甲胺磷、溴氢菊酯、呋喃丹可用于土壤处理。 3.生物防治上可开发控制效果较好的天敌。如双雕姬小蜂Dgluphus begini和D.intermedius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于夏季寄生率分别可达26.3%和28.8%。 第七节 黑森瘿蚊 ? 学名 Mayetioladestructor(Say) 属瘿蚊科。 英名 Hessian fly. 分布 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欧洲大部分产麦国家、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伊拉克、伊朗、土耳其、黎巴嫩、巴勒斯坦、塞浦·路斯、中国(新疆)。 寄主 小麦、大麦、黑麦、冰草属植物、匍匐龙牙草及其它杂草。在新疆仅见为害小麦。 危害和重要性 对冬小麦和春小麦都能造成危害。小麦在拔节前受害,植株严重矮化,受害麦叶比未受害叶短、宽而直立,叶片变厚、叶色加深呈黑绿色,受害植株因不能拔节而匍匐地面,心叶变黄以致不能抽出,严重时分蘖枯黄乃至整株死亡。小麦拔节后,由于幼虫侵害节下的茎,阻碍了养分向顶端输送,麦穗发育不良,千粒重减少,一般要减产25%--30%。受害茎干脆弱倒伏,严重田块折秆率可达50%--75%。黑森瘿蚊幼虫为害作物除侵害叶片外,还能分泌一种物质,可干扰第2和第3叶片代谢产物及其运输,间接阻止叶片后期的伸长而影响产量。 形态特征:成虫 体长3—4mm,暗灰色,腹部两侧暗红色,全体被覆微小暗色鳞片。头部大部分被眼占据,眼在头顶部联合。触角在基部联合,位于额部中央。触角长于头胸之和,16—18节,多数17节,l、2节球形,粗而短,其余各节圆柱形,长为粗的2倍,各节之间由透明的柄相连,雌虫柄短于节,雄虫柄与节等长。触角每节被覆微小针突,轮生长毛。下颚须4节。胸部蓝色,背部有2条明显纵纹。平衡棍长。足极细长,脆弱,跗节5节。翅脉共4条,亚缘脉极短,合并于前缘脉的中部,径脉发达,纵贯全翅,臀脉从近后端分成两叉。雌虫有由3节组成的产卵器。雄虫外生殖器背面为腹板10背面构成的上生殖板,后缘有深凹人,其下有腹板10腹面构成的下生殖板,长于上生殖板,两侧顶端各有5个乳状突起。上、·下生殖板间有阳茎,外围有1对尾铗(抱握器)包围,尾铗2节,第1节长而粗大,第2节短而细小,末端有一个爪甲,尾铗超出生殖板约3倍。 卵 长0,4—0.5mm,宽为长的1/6,长圆柱形,初产时透明,有红斑点,后变红褐色。卵2—5粒纵向排列,产于叶正面脉沟内,极象小麦锈病孢子堆。 幼虫 初孵幼虫红褐色,后为乳白色半透明状,纺锤形,背部中央具一条半透明的绿色条带。老熟幼虫3.5—5mm,呈不对称的棱形,白色至绿色,前端腹面有一个“Y”形剑骨片,节间纹和气孔均不明显,表面光滑无毛。 围蛹、蛹 也称伪蛹和伪茧。一般雌蛹超过4mm,雄蛹不足4mm,前端小,钝圆,后端稍大有凹缘,呈不对称的菱形,栗褐色。大小、形状均像亚麻种子。 蛹 前期乳白色,中期橘红色,后期褐色,有很短的头前毛皮对,前胸缘有1个较长的呼吸管。裸蛹。外有围蛹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