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频带正交分频多工之超宽频设计与挑战-电子工程专辑.PDFVIP

多频带正交分频多工之超宽频设计与挑战-电子工程专辑.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频带正交分频多工之超宽频设计与挑战-电子工程专辑

多頻帶正交分頻多工之超寬頻設計與挑戰 多頻帶正交分頻多工之超寬頻設計與挑戰 陳 慶 鴻 Chin-Hung Chen 呂 明 和 Met-Ho Lu 蔡 文 聖 Wen-Sheng Tsai 廖 丁 科 Ting-Ko Liao 系統晶片通訊技術部 硬體技術部 摘要 超寬頻(Ultra-Wide Band, UWB )在 2002 年 經聯邦通訊委員會(FCC )批准用於商用產品 後,消費性電子與資訊科技產業便對其寄予厚 望。UWB 的高速傳輸特性除了帶來新興的應用 市場外,技術面上也讓 IC 設計者在系統性能、 功率消耗以及硬體成本的取捨上面臨全新的設 計思維與挑戰。本文將概要性地簡介 MB-OFDM (Multi-Band -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圖一 通訊系統頻譜分布 Multiplexing )的系統規格與架構,並針對其中最 重要的兩個關鍵模組─維特比解碼器(Viterbi 802.15.3a 提出實體層標準規格建議。目前發展的 Decoder )與快速傅立葉轉換(FFT )做較深入的 UWB 技術主要有脈衝無線電(impulse radio )與 分析,最後再深入淺出地探討市場現況與應用情 多頻帶系統(multiband system ),茲分述如下。 形。 ! 脈衝無線電: 1. 前言 UWB 在 20 世紀 60 年代是一種新的軍事科 技,利用數 GHz 頻寬的瞬時基頻脈衝方式傳輸, 2001 年 11 月,附屬於 IEEE 802.15 的任務小 由於不需要載波,因此可免除複雜的混頻器、中 組 TG3a (Task Group 3a )成立,目的在發展高 頻、及濾波器電路,可大幅降低成本。再者,脈 速傳輸技術,以提供 10 公尺內可達到 110 Mb/s 衝訊號具有較佳的穿透力 ,非常適合做為室內短 至 480Mb/s 的通訊實體層。2002 年 2 月 14 日, 距離通訊。其調變方法可使用脈衝振幅 ( PAM )、 FCC 發佈 02-48 號報告與法規,批准商用產品內 脈衝位置 ( PPM )與極化方向(polarity keying ) 的 UWB 使用 3.1~10.6 GHz 頻段,並對其發射功 等 ,並可透過跳時碼的選取達到分碼多工的目 率作出限制(-41.3dBm/ MHz ),如圖一所示。 的。另外,超寬頻帶的特性使得脈衝無線電訊號 此法規的通過促使多家公司以 UWB 技術向 IEEE 在傳輸通道中呈現低功率密度 ,此特性非常適合 20 系統晶片 002期 MB-OFDM Based UWB :Design and Challenges 於多用戶通訊環境 ,而且也提供絕佳的保密功 Freescale/Motorola 所 支 持 的 DS-UWB , 以 及 能。基於此項技術,Time Domain 公司在 1998 MBOA 所擁護的 MB-OFDM ,兩者都屬於多頻帶 年率先發表了型號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