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文言文学习要点
(二)、被动句的标志: 1、用介词“于、受……于”表示被动 ——被动句 2、用 “为、为……所或为所”表示被动 3、用 “见、见……于”表示被动 4、用介词“被”表示被动 5、直接表示被动 (三)、省略句: “省略了主、谓、宾、介词等成分的句子。” (三)、省略句标志: 1、省略主语(承前、蒙后、自述等形式) 例: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 (《捕蛇者说》) (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 ——省略句 (三)、省略句标志: 2、省略谓语 例: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曹刿论战》) ——省略句 (三)、省略句标志: 3、省略宾语 例: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之)斗卮酒。 (《鸿门宴》) 以相如功大,拜(相如)为上卿。 (《廉颇蔺相如列传》) ——省略句 (三)、省略句标志: 4、省略介词 例: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鸿门宴》) 今以钟磬置(于)水中。 (《石钟山记》) 激昂(于)大义,蹈死不顾。 (《五人墓碑记》) ——省略句 1、主谓倒装: 例: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甚矣哉为欺也! (《卖柑者言》) ——倒装句 作用:强调和突出谓语 2、宾语前置: 例:忌不自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 ——倒装句 标志: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 2、宾语前置: 例:沛公安在。 (《鸿门宴》) 大王来何操? (《鸿门宴》) 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 ——倒装句 标志: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提前 2、宾语前置: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 何陋之有? (《爱莲说》) 唯利是图 唯命是从 唯你是问 ——倒装句 标志:“之”或“是”将宾语提前 3、定语后置: 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石钟山记》)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廉颇蔺相如列传》) ——倒装句 标志:中心词 + 之 + 后置定语 + 者 4、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 具告以事。 (《鸿门宴》)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倒装句 标志:介词结构放在动词之后 考纲解读: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1、寻找得分点,字字有着落; 2、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3、“留、删、补、换、调”五字法。 1、“留” 即保留文言文中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 例: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 通常应该保留的特殊名词:人名、地名、官名、谥号、年号、庙号、特殊称谓、专用术语等,翻译时照搬即可。 2、“删” 即删除文言文中只起语法作用,而无实在意义的某些虚词。 例: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说》)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