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预防医学]腔隙性脑梗塞
腔隙性脑梗塞 宁波市健康教育專家王作豪 腔隙性脑梗塞 腔隙性脑梗塞是以病理诊断而命名的,系指直径在15~20毫米以下的新鲜或陈旧性脑深部小梗塞的总称。这些小动脉闭塞后,可引起多个大小不同的脑软化灶,最后形成大大小小的腔隙。因梗塞的血管不同,常表现不同的神经系统症状,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头痛、头晕、失眠、健忘、肢体麻木、动作失调、发音困难——笨手综合征,严重时可发生痴呆、偏瘫、失语等。 危害 大多数腔隙性脑梗塞病人预后良好,如能在起病早期得到诊断并给予适当的治疗,多数在2周内可完全恢复;部分病人可遗留轻度的运动或感觉障碍。 应当注意的是腔隙性脑梗塞容易多次复发,而多次复发可导致病人智慧渐差甚至痴呆和假性球麻痹(由于支配舌、咽、喉部运动和反射的中枢神经损害,病人出现吞咽困难、口水多、饮水呛咳、声音嘶哑等症状)。 腔隙性脑梗塞原因 腔隙性脑梗塞是怎样发生的呢?目前,大多认为是由于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所致。长期的高血压可引起小动脉硬化和透明性变,从而产生血管闭塞;糖尿病造成血管病变;血脂增高,造成动脉血管粥样硬化。加之中老年的机体发生变化,如血液粘度增高,血小板聚集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流速度缓慢,脑血流量减少,更易导致小动脉闭塞,而发生腔隙性脑梗塞。 5、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 。一级亲属,发病年龄50岁 6、腹型肥胖或肥胖 。腹型肥胖*WC 男性≥85cm ,女性≥80cm ,肥胖 BMI≥28kg/m2 。 7、缺乏体力活动 。 8、高敏C反应蛋白≥3mg/L 或C反应蛋白≥10mg/L 诊断要点: 诊断要点: ①实验室检查如脑电图、脑脊液及脑血管造影等无阳性发现; ②中年以后发病,且有长期高压病史; ③头颅CT及MRI检查证实与临床一致的腔隙病灶; ④临床症状符合上述腔隙性卒中典型表现之一者; ⑤预后良好、短期内有完全恢复可能。 动脉硬化一级预防 年龄、性别、遗传是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其中年龄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卒中发病率随年龄增加,55岁后每10年增加1倍,所有卒中大多数发生于大于65岁的老年人。男性比女性的卒中发病率大约高30%。 1. 高血压:归于34.9%。了解你的血压,每年至少测量一次,如果升高及时就医。我国高血压超过1亿人口,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可控危险因素。应用合适的降压药物,将血压在医生指导下降至正常水平。合并糖尿病及肾脏病患者最好降至130/80mmHg以下。同时改变生活方式,多吃水果、蔬菜,低脂饮食,戒烟限酒。 ASH高血压联合用药意见书 优先: ACEI/DC RB/DC ACEI/CCB ARB/CCB; 不推荐:ACEI/ARB ACEI/B ARB/B- CCB/B- CCB(非工氢呲啶类)/B- 中柩降压药/B- 2.戒烟 归于31、9%。 香烟中含三千多种有害物质,烟中的尼古丁吸入人体内,能刺激植物神经,使血管痉挛,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中胆固醇增加,从而加速动脉硬化 3、高血脂 归于11、4%。TC每升高1mmol/l,卒中升高25%。降低TC可降低脑卒中约30%共识 1、血脂测定正常人群,每2-5年检测一次血脂;40岁以上人群至少每年进行一次血脂检测。 2、根据危险分层决定治疗方案和血脂目标值。 3、所有血脂异常患者首先进行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 中危:10年危险性<5%~10% TC<5.18mmol/L (200mg/d1) LDL-C<3.37mmol/L(130mg/d1) 高危:CHD或CHD等危症,或10年危险性<10%~15% TC<4.14mmol/L(160mg/d1) LDL-C<2.59mmol/L(100mg/d1) 降脂治疗 4、糖尿病 糖尿病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重要危险因素。与无糖尿病患者比较,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2-5倍,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增加1.8-6倍[29],有症状的外周动脉疾病风险增加4倍[30],未来10年发生心肌梗死危险高达20%[31]。1999年美国心脏学会(AHA)《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指南》明确提出:“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2002年,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指南III(NCEP-ATP III)中明确提出“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 5、阿司匹林 ●糖尿病患者40岁以上,或30岁以上有1项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冠心病家族史、吸烟 、高血压、超重或肥胖、白蛋白尿、血脂异常 ●30岁以下人群应用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证据不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