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数学论证的判读历程及其教学设计
數學論證的判讀歷程及其教學設計
1 2 3
葉明達 林冠群 陳彥廷
1 2 3
高雄市立新莊高中 輔英科技大學科教中心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幼保系
(投稿日期:96 年8 月28 日;修正日期:96 年9 月24 日、10 月25 日;接受日期:96 年10 月30 日)
摘要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下,中學教育不但在課程上有所革新,一些創新的教學目標也不斷被提出。
例如,美國數學教師協會也大力倡導「數學論證的理解與評價」。研究者認為在「論證判讀」活
動中,學生能將自己的「數學論證」與經過社會建構之後的「數學證明」兩相比較,經由相互磋
商,判定何者為有效的數學證明,讓學生反省自己思維轉折的歷程。因此,將「論證判讀」應用
到課堂中,應該是適切的。本文先探討「論證判讀」教學理念的起源,繼而介紹論證判讀的思維
歷程,最後再參考閱讀理解的教學法,提出可行的教學設計並舉例說明。
關鍵詞:論證判讀、數學證明、數學教學
壹、前言
從1980 年開始,解題、溝通與連結等數學能力,一直是數學教育努力的目標。而支撐這些能
力的基本因子,就是數學論證能力(洪萬生,2004 )。數學被視為「證明的科學」(Reiss, Hellmich,
Reiss, 2002 )。數學教育國際研討會也接連以「證明與論證」為主題,例如:於台北舉辦之《2002
數學論證國際學術研討會》(200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hematics-Understanding proving
and proving to understand )及義大利Bellaria 所舉辦的《2003 第三次數學教育研究歐洲社群會議》
(CERME 3 : Third Conference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進而
發行《數學證明教學網路電子報》(International Newsletter o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Mathematical Proof )(http://www.lettredelapreuve.it/ ),無疑地,「數學證明」與「數學論證」已
受到數學教育界持續的關注。
構建數學證明是一項極為複雜的認知歷程,涉及的知識也極為繁雜,許多研究指出:學生在
構建形式證明上發生許多困難,例如:1.對概念性理解、數學語言與符號、如何開始證明感到困難
(Moore, 1994 );2.不能依據深層結構檢驗證明的正確性(Selden Selden, 2003 );3.缺少證明所
需的策略性知識(Weber, 2001 );4. 「數學歸納法」的使用有困難(Baker, 1995 )等。甚至數學
教師亦認為數學證明是教學中較困難的單元(王郁華,1996),這樣的結果無疑是一項警訊。Selden
與 Selden (2003 )指出:構建證明不可避免的連結到確認可靠性的能力,一個證明不能被可靠的
驗證,將無法提供充分的保證。解某些非例行題的需求與判讀能力近似,因為必須查明假定的答案
是否正確。許多數學家相信,檢查答案的正確性,最終取決於「構建證明」與「判讀論證」能使用
相同種類的演繹推理。
雖然「論證判讀」在數學教育界已引起部分學者的重視。不過,國內的中學教師仍然對「論證
判讀」感到相當陌生,到底論證判讀的意義為何?為何論證判讀可以幫助數學的教學與學習?要如
何運用在現今數學課堂的教學中?本研究將針對「論證判讀教育理念的起源」、「論證判讀的思維
歷程」先行探究、繼而參考「閱讀理解的教學方式」、提出「論證判讀的教學設計」。希望透過本
研究的介紹與分析,可以讓這個新的教學理念得到更多現職教師的重視,對於數學教學發揮更大的
功效。
貳、論證判讀教學理念的起源
為介紹論證判讀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