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海公务员申论热点确保食品安全需动真格出实招.docVIP

2014年上海公务员申论热点确保食品安全需动真格出实招.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年上海公务员申论热点确保食品安全需动真格出实招

2014年上海公务员申论热点:确保食品安全需动真格出实招 近年来,地沟油、瘦肉精、镉大米、毒生姜、毒鸡翅、毒皮蛋、问题茶叶、问题饮料、掺假“羊肉卷”、不洁瓶装饮用水……菜米油盐酱醋茶酒,有毒有害食品像一把把无形的“软刀子”刺向芸芸众生。老百姓谈“食”色变,惊呼“如今到了几乎没有敢吃敢喝的东西了!” 食品安全的警钟再次重重悲沉地敲响了! 我国食品安全为什么老是走入歧途?从工商、卫生、质检、城管、公安到农渔水务、食监药监、动植物检疫检验等诸多政府部门的数十枚公章上百份“红头文件”,为何就是管不住假冒伪劣?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社会焦点和食品行业痼疾已多年乃不争事实。2008年,以“三鹿毒奶粉”事件为发端的奶制品行业所暴露的严重问题,只不过是食品领域的冰山一角。尽管当年“食品类国家免检”被质检总局全面叫停,然时至今日,“问题食品”不但没有根绝,反倒像毒瘤毒菌一样蔓延、扩散,越演越烈。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忧心如焚,真不知还会有哪些毒害食品在哪一天又冒出来。 民以食为天,食以洁为先。身体康健从来就是人生和事业的基石。切实保障人们吃得安全、放心,这是人们最基本的要求和最起码的权利。然而,布衣草民毕竟是普通的消费者而非消费专家、质量鉴别专家、生化检验专家,对假冒伪劣食品,叫他们如何防范?总不能因每天数次去农贸市场或超市购物,随身不离放大镜、检测仪,对每件食品都左顾右看自检自测吧?因此说,政府保护大众消费安全乃天职,责无旁贷。广大民众疾呼政府部门要从源头供货、流通中转、检测监管到法律制裁各个环节采取强硬有力措施,确保食品安全、放心消费。没有健康的国人,哪来健康的中国?如果连食品安全都做不到,平安中国、幸福中国之“中国梦”、“人民梦”从何谈起? 诚然,在当下商海竞争白热化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大多数企业家、商家视声誉为生命,诚信为财富,守法经商,诚实无欺,不虚不假,光明正当地赚钱。然不可否认,就是有那么一些少数“唯金唯利”的无良企业黑心老板,人性沉沦,诚信尽失,价值观严重扭曲,为多弄几个黑心钱,挖空心思出阴招,广告欺诈,丧心病狂地制假售假。而对敢于揭假打假者,威胁恐吓,有的甚至狂吼“谁敢阻挡我的财路一阵子,老子叫他倒霉一辈子!”假冒伪劣给社会生活和经济秩序造成混乱,严重污染社会经济环境,更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直接威胁。而政府部门对其惩处太轻,大多是“以罚代管”、“罚款到手,执法结束”。一些政府部门严重不作为,监管官员失职渎职,甚至成为他们的后台和“保护伞”,为假冒伪劣大开“绿灯”。由于违法成本太低,令其有恃无恐,继续制假售假,危害社会。这就是假冒伪劣无法绝迹的主因。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偏离法治,社会经济生活就会变得混乱无序。“食品开发”、“自由竞争”并非随心所欲,更不能违法经商。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守法经营,市场竞争就是公开、公平、合理、合法的竞争,优胜劣汰。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生财有道,诚信为先。说到底,市场竞争实质是质量竞争、信誉竞争、品牌竞争、服务竞争。任何假冒伪劣产品,无论其包装得如何华丽炫目,但经不起市场检验,即使行销一时,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的短命产品,转瞬即被市场无情淘汰。唯有筑牢商业道德的万年大堤,获得百姓的口碑,才能在惊涛拍岸的商海扬帆远航。 笔者认为,确保食品安全,遏止假冒伪劣,需从现行市场管理和行政管理机制的深层改革着手,动真格,出实招,而且招招务实管用。特此建议: 抓住“牛鼻子”,从源头上杜绝假冒伪劣产品。从生产厂家原材料购进,产品生产加工和检测到成品进仓出库,直至出厂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全过程的每一环节,须有严格的登记、复核、查验、申报和存档制度,每一环节的具体工作到人到岗责任制,最后把关由企业法人负总责。 切实改变以往由政府多部门管理,“九龙治水”没治好的行政管理格局,成立以各地政府“打假办”(多数设在质检部门)为牵头的联合监管机构,统一监管、统一执法。以严厉的行政和法律手段强化检测监管和市场准入机制,防范在先,将假冒伪劣产品全面杜绝于市场之外,而不是在悲剧事件发生后才匆忙采取“亡羊补牢”之措。 旗帜鲜明地支持、鼓励民众参与到揭假打假的正义斗争中来。坚决拒绝“临时工”执法。行政执法人员有限,民间潜力智慧无穷。依靠民众,群防群治,形成一个揭、查、追、围、歼假冒伪劣产品覆盖率最为广泛的、基层民众共同参与的社会合力监管巨网,使假冒伪劣不法之徒无处藏身。 对制假售假者的仁慈宽容就是对人民的犯罪。因而必须对其从重惩处,坚决打击。具体措施包括:吊销营业执照,撤销生产许可证,查封销毁存货,没收非法收入,媒介指名道姓深度曝光,赔偿受害者损失并向受害者赔罪,向社会公开致歉等。对此类无视他人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危害社会的无良企业黑心老板,使其身败名裂、倾家荡产。对其中造成人命死亡的重犯,还得“人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