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演示文稿演讲PPT学习教学课件医学文件教学培训课件
小麦病害目录小麦主要病害种类2012年小麦病害发生情况重点病害介绍小麦生产状况 小麦是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4.5亿亩,仅次于水稻,位居第二。面积大、分布广、产量高、以冬麦为主(80%)。小麦病害问题严重,且此起彼伏。 我国小麦主要病害种类: 常见小麦病害39种,其中真菌病害27种,病毒病8种,细菌病害3种,线虫病1种。已知害虫种类(包括螨类)237种,分属11目57科,其中重要害虫20余种。小麦主要病害2012年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 据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统计:2012年小麦病虫害整体偏重发生,发生程度远远超过2011年,发生面积在10亿亩次,同比增长10%,其中病害发生面积是4.5亿亩次,虫害发生5.5亿亩次,同比增长28%和2%。病 害发生面积偏重发生地区纹枯病1.3亿亩河南大部、江苏淮北、安徽淮北北部条锈病4500万亩西南四省、甘肃南部和东部赤霉病1亿亩湖北东部和江汉平原、江苏沿江和苏南、安徽沿淮及其以南、浙江中北部、上海白粉病1亿亩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江苏淮北、湖北北部、陕西秦岭北麓和渭北塬区、贵州西南部农民最头痛的病害是什么?白穗和赤霉病形成白穗的原因小麦纹枯病症状小麦各生长发育期均可受害,造成烂芽、病苗死苗、花秆烂茎、倒伏、枯孕穗等多种症状。①病苗死苗:主要在小麦3~4叶期发生,在第一叶鞘上呈现中央灰白、边缘褐色的病斑,严重时因抽不出新叶而造成死苗。②花秆烂茎:返青拔节后,下部叶鞘产生中部灰白色、边缘浅褐色的云纹状病斑,多个病斑相连接,形成云纹状的花秆。田间湿度大时,病叶鞘内侧及茎秆上可见蛛丝状白色的菌丝体,以及由菌丝纠缠形成的黄褐色的菌核。③倒伏:由于茎部腐烂,后期极易造成倒伏。④枯孕穗:发病严重的主茎和大分蘖常抽不出穗,形成“枯孕穗”,有的虽能够抽穗,但结实减少,籽粒秕瘦,形成“枯白穗”。 再侵染: 小麦纹枯病靠病部产生的菌丝向周围蔓延扩展引起再侵染。田间发病有两个侵染高峰,第一个是在冬前秋苗期;第二个则是在春季小麦的返青拔节期。小麦全蚀病又称立枯病、黑脚病 小麦全蚀病,又叫立枯病,目前世界上已有30多个国家有报道。为全国植物检疫对象。目前我够云南、四川、江苏、浙江、河北、山东、内蒙古等省(区)已有发生,尤以山东省发生重,危害大。一旦传入,蔓延迅速,不宜根除。发病田轻者,减产10~20%,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症状分蘖期 轻病株的地上部症状不明显,重病株稍矮,下部黄叶多,根及地下茎局部或全部变为灰黑色,次生根也渐变为黑色。严重的可造成麦苗连片枯死。拔节期 冬麦病苗返青迟缓,分禁少,叶片自下而上发黄,似干旱缺肥状。病株根部大部分变为黑色,在茎基部及叶鞘内侧可出现较明显的灰褐色菌丝。抽穗灌浆期 田间病株成簇,或点、片出现早枯白穗,在潮湿的麦田中,茎基部表面布满条点状黑斑形成“黑脚”。病株健株病健株比较后期田间受害症状病原 病原?(Gaeumannomyces graminis)称禾顶囊壳,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匍匐菌丝粗壮,栗褐色,有隔。分枝菌丝淡褐色,形成两类附着枝:一类裂瓣状,褐色,顶生于侧枝上;另一类简单,圆筒状,淡褐色,顶生或问生。在自然条件下不产生无性孢子小麦全蚀病病菌1.叶鞘内的子囊壳2.子囊壳放大3.子囊4.子囊孢子 发生规律 小麦全蚀病菌是土壤寄居菌,以潜伏菌丝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腐生或休眠,是主要的初侵染菌源。除土壤中的病菌外,混有病菌的病残体和种子亦能传病,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感染,但以苗期侵染为主。病菌可由幼苗的种子根、胚叶以及根颈下的节问侵入根组织内,也可通过胚芽鞘和外胚叶进入寄主组织内。12~l8℃的土温有利于侵染。因受温度影响,冬麦区有年前、年后两个侵染高峰,冬小麦播种越早,侵染期越早,发病越重,全蚀病以初侵染为主,再侵染不重要。小麦、大麦等寄主作物连作,发病严重,一年两熟地区小麦和玉米复种,有利于病菌的传递和积累,土质轻松,碱性,有机质少,氮、磷缺乏的土壤发病均重。不利于小麦生长和成熟的气候条件,如冬春低温和成熟期的干热风,都可使小麦受害加重。小麦全蚀病有明显的自然衰退现象,一般表现为上升期、高峰期、下降期和控制期4个阶段,达到病害高峰期后,继续种植小麦和玉米,全蚀病衰退,一般经1~2年即可控制为害。小麦根腐病 小麦根腐病是由禾旋孢腔菌引起,为害小麦幼苗、成株的根、茎、叶、穗和种子的一种真菌病害。根腐病分布极广、小麦种植国家均有发生,中国主要发生在东北、西北、华北、内蒙古等地区,近年来不断扩大,广东、福建麦区也有发现。小麦根腐病为害茎基部症状症状 全生育期均可引起发病,苗期引起根腐,成株期引起叶斑、穗腐或黑胚。苗期染病种子带菌严重的不能发芽,轻者能发芽,但幼芽脱离种皮后即死在土中,有的虽能发芽出苗,但生长细弱。幼苗染病后在芽鞘上产生黄褐色至褐黑色梭形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全国】汉字听写大会竞赛考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新高三第一次班主任会议,校长讲话:凝心聚力战高三,担当使命育栋梁.docx
- 《化学抛光和电解抛光》.ppt VIP
- 校园内施工安全教育课件.pptx VIP
- 某某村党群服务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VIP
- 2023年电动自行车换电站相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VIP
- Q-CR 517.2-2023铁路工程喷膜防水材料 第2部分:喷涂橡胶沥青(OCR).pdf
- (王红)《遣戍伊犁日记》《叶柝纪程》录文.doc VIP
- 一种用硅藻土助滤剂废弃物制备纳米白炭黑的方法.pdf VIP
- 数字化转型之数据治理解决方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