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理解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 副本
真题展示、把握方向 (2013年)《醉眠》唐庚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4分) (2014年)《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韦应物、《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李商隐 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3分) 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5分) (2015年)《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刘禹锡 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分) (2016)《八声甘州》辛弃疾 下阙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2017)陆游《秋 兴》 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6分) 探究四:特别注意这三种题型: 向心式(感情单一类) 过程式(感情变化类) 离散式(感情丰富类、矛盾类) 04年《征人怨》问: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①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②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③怨气候酷寒,④怨景色单调。 10年《送魏二》问: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 答: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离别时悲凉的心情。 提问方式一:向心式(感情单一类) 注意点:注意范围,有针对性。 09年《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 问: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答: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人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提问方式二:过程式(感情变化类) 注意点:分清层次,强调变化。 鹧鸪天 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问:“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①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②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③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 07年江苏卷 提问方式:离散式(感情丰富类、矛盾类) 注意点:由表及里、由主到次。 (南通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 野 望①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②,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这首诗作于上元二年(761)成都草堂。②三城戍:当时因受吐蕃侵扰,曾在松、维、堡三城设戍。 ⑶(4分)①“三城戍”“ 海内风尘”表达忧国之情;②“诸弟隔”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意;③“一身遥”表达漂泊孤寂之苦;④“迟暮”“多病”抒发年老多病的感伤与无奈;⑤“未答圣朝”表达未能报国之憾。 问: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具体分析。(4分) 注意点:句句落实,全面把握,按诗句顺序答题。 提问方式 注意范围,有针对性。 分清层次,强调变化。 1、由表及里、由主到次。 2、句句落实,全面把握,按诗句顺序答题。 向心式 离散式 过程式 如何组织答案? 答案注意点 探究五、教学设想(班门弄斧) 1、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确保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教学工作踏实有序。 2、一节课选择一个小的角度,将知识点讲透,在实践中落实到位。 3、精心选题,重点突出,忙而不乱,稳扎稳打。 深入你的心,摄住你的魂 浅 谈 理解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深入你的心,摄住你的魂 (1)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考点解读: (2)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把握作品内容,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 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性 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江苏高考“领悟思想感情题”题型特点 1、多要求直接说出情感,少数情况下要求分析; 2、重点要求概括分析景中情; 3、多为局部语句思想感情理解、领悟,且理解求全求深; 4、答题设置多点化、层面化。 探究一:江苏高考侧重考察的有哪些情感? 关乎自我 《醉眠 》唐庚(2013江苏)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4分) 关乎他人 关乎时世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韦应物、《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李商隐(2014江苏)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分)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2015江苏) 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分) 《八声甘州》(2016江苏) 下阙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陆游《秋 兴》 (2017江苏) 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3分) 探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