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资料]企业进行发票对开存在涉税风险.doc

[法律资料]企业进行发票对开存在涉税风险.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律资料]企业进行发票对开存在涉税风险

企业进行发票对开存在涉税风险   近日,某市国税局税务人员在对某家电一般纳税人企业进行纳税辅导时,企业财务人员提出了有关发票对开的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该企业从另一家批发企业购进了一批家电,因不太适应市场需求,退回了该批货物,货款也没有支付。因为该业务已经跨月,需要开红字专用发票,而对方嫌红字发票开具麻烦,还要到税务机关办手续,要求不开红字发票,由退货企业再开一份销售专用发票,视同购进后又销售给了原生产企业。第二个问题是有一家商业企业分支机构,为了完成总机构分配的销售收入考核指标,也要求该企业进行发票对开。即货物不用往来,双方都做一笔购进,再做一笔销售,在计提进项税的同时也计提了销项税,对税收没有影响。税务人员告诉纳税人,这两种行为都是错误的,存在着涉税风险。   对开“无过”?   部分纳税人认为,用发票对开这种方法解决“销货退回”问题只是等于把这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货物又“卖回”了销货方,并不造成购销双方的税款流失,因为退货方已将这张发票作了账务处理,也计提了销项税金,不存在少缴或逃缴税款问题;对于供货一方来说,也只是拿这张进项发票抵顶了原来应计提的销项税金,同样也不存在偷逃税款的问题。用发票对开解决销货退回问题,其实质是将退货看作是对销货方的一种重新销售,法律并无禁止,不禁止即视为不违法;二是用发票对开形式解决销货退回问题,从操作目的上看购销双方并不存在偷逃税款的主观故意,从实质上看也不造成税款流失的客观结果。   上述纳税人的认识是错误的。销售退回和正常销售货物对于企业而言,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业务,需要有不同的原始凭证来印证。如销货退回,需要有货物质量不合格的检验报告,有退库记录,有责任追究记录,如果由于退货给企业的正常经营带来了影响,还有可能根据购销合同向供货方索赔,可能产生违约金。对于规范管理的企业而言,正常的货物购进,还需要立项以及合同签订,主要负责人的签字,这些手续,都不是单靠财务人员能完成的。   销货退回应开具红字发票   一般纳税人发生退货业务应按规定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的通知》(国税发〔2006〕156号)第十四条规定,一般纳税人取得专用发票后,发生销货退回、开票有误等情形但不符合作废条件的,或者因销货部分退回及发生销售折让的,购买方应向主管税务机关填报《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申请单》。《申请单》所对应的蓝字专用发票应经税务机关认证。经认证结果为“认证相符”并且已经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的,一般纳税人在填报《申请单》时不填写相对应的蓝字专用发票信息。   如果未按规定开具红字专用发票,有可能增加税收负担。《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一条规定,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发生销售货物退回或者折让、开票有误等情形,应按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未按规定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增值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扣减。所以,企业如果发生销货退回行为,应按规定开具红字发票,如果未按规定开具红字发票,重开发票的增值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减,将会被重复计税。   纳税人如果未能按规定开具红字发票,税务机关在有足够证据的情况下,可根据《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规定,未按照规定开具发票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没收非法所得,可以并处10000元以下的罚款。有前款所列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行为的,可以分别处罚。违反发票管理法规,导致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未缴、少缴或者骗取税款的,由税务机关没收非法所得,可以并处未缴、少缴或者骗取的税款一倍以下的罚款。   没有货物往来的发票对开可能被视为虚开   针对纳税人提出的为了完成总机构分配的销售收入考核指标,要求发票对开,即货物不用往来,双方都做一笔购进,再做一笔销售,在计提进项的同时也计提了销项,对税收计算没有影响。税务人员指出,此种行为可能被认定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虚开、伪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决定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的通知》(法发〔1996〕30号)明确,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一、没有货物购销或者没有提供或接受应税劳务而为他人、为自己、让他人为自己、介绍他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二、有货物购销或者提供或接受了应税劳务但为他人、为自己、让他人为自己、介绍他人开具数量或者金额不实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三、进行了实际经营活动,但让他人为自己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很明显,为了完成总机构分配的销售收入考核指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对开,由于没有货物购销或者没有提供或接受应税劳务,符合“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特征,极有可能被认定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如果情节严重,还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发票对开还可能带来其他涉税风险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