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将进酒》导学案(修)
《将进酒》导学案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
1、? 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2、? 背诵这首诗。
一、???????? 文体常识及写作背景: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铙歌的曲调,题意为“劝酒歌”。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由于受到排挤,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以东鲁、梁国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当时,他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他们登高畅饮,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此作就是他咏酒抒情的佳作。
本诗作于天宝十一载(752),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友人岑勋曾多次应邀到嵩山元丹丘家里做客。他与友人岑勋、元丹丘饮酒,借酒兴诗情写下这首《将进酒》,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也流露了施展抱负的愿望。
1、识记字音。(给加线的字注音)
将进酒( ) 莫使金樽空对月( ) 烹羊宰牛且为乐( ) 岑夫子( )
钟鼓馔玉 ( ) 斗酒十千恣欢谑( ) 呼儿将出换美酒( ) 千斤散尽还复来( )。
2、解释下列诗句中粗体词语。
①但愿长醉不复醒( ) ②会须一饮三百杯( ) ③钟鼓馔玉不足贵( )
④斗酒十千恣欢谑( ) ⑤径须沽取对君酌( ) ⑥与尔同销万古愁( )
二、自读思考:
(一)、填充题:
1、这首诗的基调是_____。在这首诗中,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开头四句写 ,一落笔就写黄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人生”以下六句写___,“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主人”句至结尾写_____之情。
2、本诗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的态度。
3、李白的浪漫气质和狂放的性格充分体现在诗中对夸张的运用,如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问答题: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诗歌开篇的长句有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说说“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几个短句的作用。
4.杜甫不赞成李白饮酒过多,曾写道:“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谈谈你对李白的“痛饮狂歌”有什么看法?
5.“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思?
6.全文情感变化怎样?主基调是什么?
7、诗中运用陈王曹植的典故的作用是什么?
答:
8、通读课文想想诗人为何而愁?
9、起兴与夸张手法的运用是本诗颇具特色之处,请各举一例予以解说。
?答:①起兴手法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夸张手法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检测练习:
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C.天生我材/ 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D.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2、对第一段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人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老,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人生说得更短暂。
C.“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表现了作者消极的思想:人生得意时,要尽情地寻欢作乐,别让金杯玉露,空对天上明月。因为人生寿命如黄河之水耗入海,一去不复返,因此,应及时行乐,莫负光阴。
D.“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诗人乐观自信的肯定自我价值的宣言,流露出怀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积极思想感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