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心理学讲义)演示幻灯片.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演示文稿演讲PPT学习教学课件医学文件教学培训课件

顺向工作:也称顺向推理,是指从问题的已知条件出发,通过逐步扩展已有的信息直到问题解决的一种策略。 已知:D=5 任务要求: (1)把字母换成数字; (2)字母换成数字后,下面一行数字答案必须等于第一行和第二行之和。 逆向工作: 逆向推理,是指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当前状态递归的问题解决策略。其主要特点是将问题解决的目标分解成若干子目标,直至使子目标按逆推途径与给定的条件建立直接联系或等同起来,即目标—子目标—子目标—现有条件。 从目标出发,进行反推时问题解决者可能会问:如何才能证明AD与BC相等?如果我能证明△ACD与△BDC全等,那么就能证明AD等于BC。下一步的推理就是:如果我能证明两边和一个夹角相等,那么就能证明△ADC和△BDC全等。这样,从一个子目标出发反推到另一个子目标,以达到问题的解决。 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 例如“司马光砸缸。”有人落水,常规的思维模式是“救人离水”,而司马光面对紧急险情,运用了逆向思维,果断地用石头把缸砸破,“让水离人”,救了小伙伴性命。 爬山法:指经过评价当前的问题状态后,限于条件,不是去缩小,而是去增加这一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经过迂回前进,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总目标。就如同爬山一样,为了到达山顶,有时不得不先上矮山顶,然后再下来......,这样翻越一个个的小山头,直到最终达到山顶。可以说,爬山法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方法,往往具有退一步进两步的作用,后退乃是为了更有效地前进。 两点之间曲线最短 人们都知道,在平面上,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可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时候是,两点之间,“曲线”最短,而“直线”却最长。   十九世纪,德国有个叫亨利.谢里曼的商人。年幼时就迷恋《荷马史诗》 ,决心投身考古研究。但考古耗资巨大,还需要衣食无忧的心态,而他的家境贫寒,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没有直线可走,他决定走曲线。很早他就开始挣钱谋生,且自修了多门外语。多年以后,他终于积攒了一大笔钱,放弃了有利可图的商业,开始在特洛伊挖掘。不出几年,他就发掘出了9座古城,而且挖到了两座爱琴海古城—迈锡尼和梯尼斯,成为发现爱琴海文明的第一人,其发现在世界文明史中有重要的意义。 人有时候应该像水一样前进,如果前面是座山,就绕过去;如果前面是平原,就漫过去;如果前面是张网,就渗过去;如果前面是道闸门,就停下来,等待时机。 五、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问题情境 定势 功能固着 知觉的特点 酝酿效应 知识经验 情绪与动机 1、问题情境 问题情景是指问题解决者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客观情景或刺激模式,通常称为问题条件。在问题超过了个人已有知识经验的范围或隐蔽不清的情况下,就会出现问题情景。问题情景与个人的认知结构的差异越大,问题就越难解决,相反则问题容易解决。 当问题的呈现方式越符合人们的经验或知觉的习惯,人们就越易于知觉问题情境,问题的解决也就越容易。 问题一:一种突发急性传染病可导致600人死亡。医生有两种选择:若使用A药,可救活200人;若使用B药,1/3有的机会是600人全被救活,2/3的机会是600人全部死亡。医生应选择哪种药? 问题二:有600人生命垂危。医生必须作出选择:若使用A药,400人会死亡;若使用B药,1/3有的机会是600人无一人死亡,2/3的机会是600人全部死亡。医生应选择哪种药? 大多数人在问题一中选择A药,在问题二中选择B药。这很奇怪,这两个问题其实是一样的,但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选择呢?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对问题表述的角度,问题一是讲有多少人能活,而问题二则是讲有多少人会死。然而,甚至那些意识到先后答案有矛盾的人们也很难作出一致的选择。 例如,给被试分别呈现图2-5中的A图或B图,来求正方形的面积。呈现B图比呈现A图,被试解决问题的难度要大一些。 “量水”实验 返回 B-A-2C 在陆钦斯(W.Luchins,1942)的一个实验中,要求被试用大小不同的容器量出一定量的水,用数字进行计算。 实验分两组: 实验组从第1题做到第7题,控制组只做6,7题。 结果: 1.实验组在解1—7题时,大多数人用B-A-2C的方法进行计算,称间接法。 2.控制组在解6,7题时,全部采用了简便的计算方式:A-C或A+C,称为直接法。这说明实验组在做6,7题时,受到了前面定势的影响。只有19%的人不受影响,而采用了直接法。 2.定势 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